台科大設計坊 願燈籠獲金獎

 |2013.09.13
126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把願望寫在燈籠上,蠟燭一燒,字體就會消失,下次又能重複寫上願望。台科大設計系學生和印度學生合作,融合印度崇拜火的文化以及台灣放天燈傳統,共同創造「願」燈籠,充滿跨國色彩,作品在國際設計工作坊十六個國家學生中獲得金獎。

台灣科技大學工商業設計系和校內「台灣創意母體」,在暑假舉辦舉辦設計工作坊「新浪潮‧文化基因轉換」,共邀請法、德、捷克、匈牙利、美、西班牙等十六國學校設計學系,加上台灣設計系學生共二百多人,堪稱亞洲最大型的設計工作坊。

為期一周的工作坊除舉辦講座,也讓台灣學生和國際生組成跨國夥伴,在一周內合作設計具在地及跨文化作品。美國學生辛雅說,她對台灣的廟宇、夜市很感興趣,來台時和官佩萱一起騎車到處逛,最後兩人索性將在台的旅行和生活寫成書籍,並創作成海報,融合官佩宣的右臉加上辛雅的左臉,雙手合十虔誠信仰組合成「我們的旅行」。

而獲得工設金獎的「願」,則是融合台灣放天燈祈福以及印度對火的崇拜文化獨創的許願燈籠,可發展成紀念品或擺飾品。外觀像火焰的燈籠,可以使用墨水筆在燈籠寫下願望,點燃蠟燭後,文字就會蒸發消失,下次可重複許願。

李治昕說,把遇到熱文字就會消失的墨水筆作為創意核心。而設計過程中,傳統蠟燭光源不足,改用印度牛油取代傳統蠟,也巧妙結合了兩國文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