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王金平疑關說案引發政爭的原因之一,應是法案通過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政黨協商的陋習,是該檢討了。
在一般人心目中,執政黨占立院多數,若依照人數表決,法案應該能順利通過,但為何屢遭挫敗,甚至被冠上無能、畏戰的稱號?
民主國會是數人頭,台灣國會卻是「喬法案」,「密室協商」美其名為「政黨協商」,結果是人民被蒙在鼓裡,一票一票選出來的立委,竟成了另類投票機器。
依照目前的做法,不論政黨立委多寡,都有兩位代表參加協商,換言之,台聯和親民黨各三席,民進黨四十席,國民黨有八十一席,但權利分量相同,許多法案就在協商中通過,形成票票不等值的怪現象。
原來立委的權利,透過「密室協商」,一不等於一,大黨等於小黨,多席不如少席,莫怪執政黨會毫無作為。多數服從少數的亂象,完全違反民主法治。
人民希望立委通過有利於民生的議案,為人民謀福利,立委卻聽從黨鞭的指示,忘記了人民負託。當立委成為舉手部隊,等於踐踏了民意,也侮辱了立委的尊嚴。
關說案引發案外案,人民這才看清,立院運作是如何的不合理。希望經過這場陣痛,能改掉陳年陋習,回歸立院本質,誠然國家之福。
王立人(台北市
/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