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歷史生命劇團」的爺爺奶奶,時常到國小裡演出、說故事。圖/蔡櫻茹提供
【本報台北訊】十五名八、九十歲的爺爺奶奶組成「活化歷史生命劇團」,在大台北地區巡演多年,最近更到國小說故事。有別於一般劇團,這群退休京劇演員、老師、記者、軍人講的都是真實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故事。他們說:「要把課本沒教的東西,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這些年紀總和超過千歲的老人家,本來只是社區老人服務中心合唱、戲劇班成員,十多年前的成果發表會上,被台北市社會局看中,贊助他們演出、做政令宣導。不過專案到期後,補助也終止。
劇團導演蔡櫻茹說,每位長者都是活的教科書,有人從大陸來台、參加過抗日戰爭;也有土生的台灣人,從小受日本教育,日文說得比中文好。
蔡櫻茹表示,爺爺奶奶年紀雖大,但表達能力很好,上台演戲也是中氣十足。不忍劇團因經費不足解散,她到處奔走、找贊助,終於獲得新光慈善基金會、果陀劇團支持。
二○○五年起,爺爺奶奶開始有規模地受訓、演出,以自己的生命故事為題,一次又一次告訴年輕人「什麼叫歷史」,最近更到北市明德、湖山、大安、文昌等國小說故事。
「戰爭的時候真的好苦,我們一班學生,跟著老師徒步從河南逃難到廣東,整整三個月沒安穩睡過覺,還吃蝌蚪果腹。」八十歲的郝惠江講起這段過往,聲音還會微微顫抖,他表示,現在小朋友生活好,絕對難以想像那種日子,第一次告訴三年級孩子這段過去時,他們睜著無辜的雙眼,說「爺爺騙人吧!」
郝惠江逃難到台灣後,考上政大新聞系,擔任記者近一甲子。他說,這輩子閱人無數,但最喜歡看的,是小朋友聽完故事、看完戲劇表演時,那抹最真的笑容。
和郝惠江一樣幾乎不曾缺席演出、說故事的還有八十一歲的范竹華、八十六歲的楊振宜及今年六十三歲的「新生代」成員陸明明。
他們閒暇時候很常聚在一起,討論演技、討論說故事的方法,希望在孩子面前呈現最好的一面。
范竹華說,很多小朋友覺得奶奶嘮叨、討厭,透過分享生命故事,孩子發現老人家有智慧、活潑的一面,回到家中和祖父母也更有話聊,她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