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草原連邊關,冉冉薄煙斷路徑。不是陶淵明的境界,也不是九月重陽登高嶺的時機。我們一行人勇走蒙古自治區的滿州里城,沒有過多的探訪,也沒有讀史的時間,卻一直好奇作為中蒙蘇邊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於是帶著疲憊的腳步,頂著午後尚炙熱的秋陽,來到看起來很像俄羅斯建築市區。
看到很鮮麗的新建築,據說十五年前還是一片簡單的紅瓦磚牆,除了留下尚來不及拆除的老屋外,都建成有如童話式的彩色高樓,尤其中央大街道往邊關路上,更是大陸其他城市所沒有的商店。我好奇停下腳步走進大賣場,商店連綿在一個區域內,大都日用品,如衣服、器皿與生活傢俱的擺設,看來貨物齊全,售貨員穿著體面,而且活力十足。聽說他們正是作俄羅斯生意的,熟悉俄語與西方習慣,所以生意興隆。
今天是星期一下午,也正是交易休息日,卻仍有很多的商店開張,據說他們先選購貨物,可能要批發冬季禦寒的冬衣,今年暖冬現象,所以銀貨兩訖尚未出現。不過看著滿倉貨物,當是有備而來,祝福他們商機無限。
走出商店朝中俄邊關前進,沿街上的西歐式俄式建築更令人眼花撩亂,好在造型優美,外在結構與色彩亮麗,我忍不住拍了幾張照片留念。但一股不解的想法油然而生,這不是中國的地方嗎?邊關在即,為何要造俄羅斯美術館,套娃娃工藝館或以柳樹為堤,在中國邊關的行路上,莫非要造成「陌生繁華、兩岸春風輕柳絮」的詩情畫意,還是要表示中國富有的城市?
可能我想得太多,想到古人征戰守關口的勇士,也看到俄人邊防的靜默,都擺了不可輕舉妄動的譜。雖然在小小的立碑記號上,我沉思在國境交接處,像極了人生該有多少邊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