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
作者:歐陽子
出版:爾雅
「在文壇上,歐陽子是個驚嘆號!」寫過《王謝堂前的燕子》後,評論家的光環總是圍繞著她,其實她的短篇小說也同樣精采可期。收錄於《秋葉》裡的短篇,沒有炫麗的文字,卻有成熟精微的人類心理分析,述說著心理層面的獨語以及外在表象的種種衝突與乖戾,一篇篇故事就這樣鋪展在我們眼前,讀著心裡也跟著糾結掙扎,久久無法釋懷。
夢境跳傘
作者:傅正明
出版:台灣商務
本書是研究、評論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Tomas Transtromer,或譯為川斯楚馬)詩歌境界的專著。特朗斯特羅默被視為神秘主義思想家斯威登堡(Swedenborg)和戲劇家斯特林堡(Strindberg)之後影響世界文學的第三位偉大的瑞典作家,詩歌已被譯為六十多種語言。本書追蹤他半是基督徒半是禪修者的精神求索。
打開雲門
作者:鄒欣寧等
出版:果力文化
雲門40年,在舞台上創造出無數令人屏息的魔幻時刻,集結編舞者的靈思創想,舞者身心意志的鍛鍊,舞台、燈光、服裝、布景、多媒體等跨領域專業工作者的心血。本書深入雲門現場,專訪林懷民老師、不同世代舞者、製作團隊、劇場專業工作者,梳理珍貴文獻,以身體技藝、劇場美學、創意管理、時代精神、未來宣言、與年輕人的對話,解密雲門。
文學理論倒讀
作者:黃湯姆
出版:二魚文化
文學局外人黃湯姆緩緩開展出五幅似偽實真的綿延卷軸:空間理論、景觀社會、基進想像、戰爭機器、史觀辯證。從中他倒敘愛情、論證悲歡、檢視當代、忤逆國家,屢屢在文字撞擊迸射出的火星下,照見我們想像的深沉與哀傷之處。復返識字的憂患原點,倒立著來讀文學,所有理論都該簡單且動人。
六祖壇經新繹
作者:吳宏一
出版:遠流
六祖惠能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禪宗的創始人。《六祖壇經》是惠能演講佛法的紀錄,本書從禪宗的創始傳說說起,介紹《六祖壇經》的傳本,以及六祖惠能的生平行跡、學佛求法和宣講《壇經》的經過。按內容文氣將全書新編為六十章,分段校注詮譯,解讀詳盡,論說分明,是了解佛法的重要文學作品。
畫語錄
作者:徐小虎/著;王季遷/對談人
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書中王季遷以其藝術創作經驗和中國繪畫史的研究鑑藏心得,分別針對用筆、墨跡、紙張,乃至書畫品評、等級、收藏心態等等,作了具體的分析與說明。同時也深入剖析中國書畫史上大師如黃公望、夏珪、沈周、唐寅、石濤等藝術家的精采創作,針對作品的時代風格、用筆技法、筆墨特質、構圖布局等等,提出鑑賞的方法與準則。
讓世界更美麗
作者:鄧沛雯攝影:李東陽
出版:法鼓
二○○八年五一二汶川地震,改變了地貌,也改變了人的生命面貌。法鼓山在援建的過程裡,從最初的災區物質援助、家園重建,到推動長期心靈環保,從「安身、安家、安業」至「安心」,但也得到更多的回饋:年邁老奶奶一針一線縫製厚實保暖冬鞋送給工作人員;曾受過幫助的學生,也變成了能夠幫助別人的義工……川流不息的愛,在四川蔓延。
廚房小情歌
作者:番紅花
出版:遠流
料理故事百家爭鳴,番紅花因愛回歸廚房煮飯的最主要精神,就是在最熟稔自在的空間裡,讓家人和自己輕輕打個飽嗝,在離開餐桌以後有元氣有力氣的繼續幹其他活兒去。透過飲食經驗的傳遞,鼓勵更多人勇於擺脫外食的便利性與粗糙質地,走進本島各地市場去發現當地新鮮的食材,樂於在家裡廚房轉開爐火,讓手作的真食物,滋補家人與自身,生命的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