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風暴》-- 薔薇色的明天

林妏霜 |2013.08.31
2111觀看次
字級
電影 薔薇色的明天 圖/傳影互動
電影 薔薇色的明天 圖/傳影互動

自我探索的路徑

開場將故事定在五月風暴過後三年,勾勒幾場學生與體制的對抗,沒有戲劇性誇飾。那些人群奔逃、煙霧瀰漫的場景,更強化了電影的美學基調:一種虛實映照,懵懂、懸浮、迷惘的氛圍。

導演將敘述重心放置在幾個運動青年,以平緩沉穩的節奏,作畫般細細描繪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自我探索的路徑以及生命的變遷。

白日上課;下課後派報、社團辯論;夜晚印刷傳單海報、塗鴉宣言,我們可以看見五月風暴的餘火,在部分學生群體裡,並沒有因為時間過去而衰微。只是從這些思考、對話、議談,能讀到眾人理念的分歧與游移。

電影不僅呈現這些學生的青春面貌與情感互動,也藉由不同角色所接收的社會意涵,所選擇的政治作為和行動,使每一個人的性格逐一顯現。他們關注的不同議題,所交織的關係,也使得自身對於未來有各異的想像。

不同的聲音和訴求

在導演投射最多私人記憶的藝術青年吉爾斯身上,我們看見他試圖在現實生活突破不合理體制,卻因一場抗議意外和友伴逃離自己的城市,在旅途中閱讀哲學、書籍、詩歌,學習他國的歷史與知識,融合不同的文化藝術,逐漸認識自我,體悟自己真正所愛。

在旅程中,安排吉爾斯和友伴接觸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他們在小鎮邊緣談論勞動階級的權利;在草地上彈唱、談論異國生活的想像;也談論所謂的自由和有效的行動,在在標示著這個世界裡不同群體的聲音和訴求。

電影中大量放置了繪畫、紀錄片、音樂這些不同形式的藝術,不僅是種時代記憶的引用,擴展視界的材料與養分。對於藝術表現的不同觀點,也讓這些青年從中找尋自己認同的生活方式,進而投身到不同場域。

幾個女性角色被刻畫得尤其迷人,我們看到她們開始自主、獨立、選擇,雖未必如願,卻也飽含前進的力量。

路繼續走

影像時時穿插迷幻、搖滾、藍調、抒情、流行等音樂元素,除了對應角色的情緒與心意,那些詞曲意涵也代表當時的文化符號,一種跨越國族的精神意識和集體記憶。

透過一場又一場的告別,這些青年擁有不同的機遇,遇見不同的人,逐漸轉變。電影蒙上了些許虛無與抑鬱,愛情關係無疾而終。原來結伴同行的友人,也都紛紛四散。

那些因政治理念結合的青年,有人堅持原來的立場,或更激越;有人背離,或妥協,直面現實;也有人換了追尋的方向,而後生命軌跡就此不同。

這是一部創作者回頭凝望當初的作品。阿薩亞斯始終保持清明地觀看。時代與青春都電光幻影地過去了,而世界彷彿沒有改變。如霧中前行,路繼續走,我們不過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薔薇色的明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