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訊綜合外電報導】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Study of Global Christianity,簡稱SGC)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目前世界上的人口比四十年前更加「信仰化」,且此趨勢會持續至二○二○年,甚至更久;而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中國大陸的復興以及基督教在東歐的持續發展,至二○二○年,全球無宗教信仰者的比例將繼續下降。
SGC在美國麻州戈登康維爾神學院以「全球基督教,一九七○至二○一○年」為題的研究報告指出,世界宗教人口所占比例不斷增加。一九七○年,全球近八成人口宣稱有宗教信仰,至二○一○年增長至八成八,預計至二○二○年接近九成。
報告指出,宗教人口比例的持續增長,較大程度歸結於中國宗教的持續復興。
一九七○年,全球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占世界總人口近二成。但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後,在共產國家東歐和中國,有大批非宗教者回復信仰。
基督、伊斯蘭教主導
「若此趨勢持續,至二○二○年,不可知論者和無神論者占世界人口比例將比二○一○年的比例更小。」報告也顯示,「雖然在西方國家,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的人數不斷上升,但中國日前多種宗教的增長,必將促進未來宗教人口比例的持續增長。」
報告指出,當前宗教人口,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為主導,預計此趨勢會延續;一九七○年,這二大宗教信徒占全球總人口近四成九,但至二○二○年可能超過五成七。研究預測,至二○二○年,全球將有二十六億基督徒。
未來十年,增長最迅速的宗教將是巴哈伊教(bahai,十九世紀伊朗人巴哈歐拉創立,核心教旨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家),每年增百分之一點七;其次是伊斯蘭教百分之一點六;錫克教百分之一點四、耆那教百分之一點三、基督教百分之一點二、印度教百分之一點二,這些宗教的增長都大於全球人口百分之一點一的增長速度。
北半球信仰多樣化
研究發現,由於北半球愈來愈多國家成為一系列世界宗教的接收地,北半球國家的信仰將呈現多樣化;但在南半球國家,主要是單一宗教的增長,不論是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其宗教多樣性趨勢將減少。
報告預測,二十世紀南半球國家基督教人口的巨大變化,未來也會持續。一九七○年,近四成二基督徒來自非洲、亞洲、拉丁美洲;預計至二○二○年,將增加至約六成五。
一九七○至二○二○年,南半球國家基督徒人口增長會很迅速。但同時期,北半球國家基督教人口百分比以「驚人速度」下降,主因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生育率下降及人口老化。報告也指出,這樣的變化也反映於方濟當選羅馬天主教史上首位拉丁裔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