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與台北市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發表「被收養人生活狀況及收養家庭福利與服務需求調查報告」,指出收養家庭有育嬰假、身世告知、福利資訊等需求,除可向官方及合法團體求助,也呼籲民眾應保障被收養子女的權益。
在台北市,平均一年有三百個孩子進入收養家庭,台北市社會局委託民間團體針對法院收養聲請案件,進行收出養案家雙方的訪視評估,以二○○○年至二○一一年、台北市十二歲以下養子女家庭為調查對象。
在「新生活適應」上,近逾三分之一有說謊、尿床、不服從管教的異常行為,四分之一有情緒起伏大、焦躁難安的情形。在適應不良的孩子中,超過半數是不適應居家生活,百分之三十八點九不適應新父母,百分之二十七點八不適應學校生活。
雖然專家認為「收養兒應被告知身世」,近半數的收養父母不知道怎麼告知身世,擔心孩子知道身世後的反應、如何面對異樣眼光,此外也有家長擔心孩子與親生父母連繫、手足不接納他們。
而在「支持性福利的需求」方面,收養家庭最希望得到經濟扶助、子女教養和諮詢輔導的協助,收養疾病及身障兒的家庭則需要醫療輔助、兒童心理諮商、收養人成長團體和情緒管理、親職教育、固定社工、收養家庭聯誼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