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年紀大了,最近幾年身體精神狀況明顯走下坡。生理、食理、健康狀況不說,還有一特殊現象,就是急著想利用時間拜訪老朋友,似乎有種再不拜訪,就有天人兩隔的感覺。
老者經濟狀況總是較差些,又不願給兒孫添增麻煩。在看與不看古稀老朋友,只要一考慮到登門拜訪要帶什麼體面禮物,總是有些為難。
但是當年要父親從南京逃難來台灣的譚伯伯,是父親終其一生一定要拜訪的人,也可說是父親的救命恩人。父親從遙遠的鄉下搭最經濟的電聯車,到了繁華台北城。這趟行程對一位八十五歲的老人來說,真的有些辛苦。
在木柵蜿蜒巷弄小道尋尋覓覓,好不容易找到譚伯伯居住的家,卻撲了空。在門外等候一陣喝茶功夫,終看到拄著柺杖耄耋之年譚伯伯夫妻,緩慢迎面而來,父親在微風細雨中認出來是譚伯伯,很是高興,情緒有些激動,多年沒見了。
進得門來,譚伯伯似乎對父親有些陌生,來者是何客、對故鄉鄉音也已忘卻;細問譚伯母原委,才知譚伯伯年前摔了一跤,記憶力嚴重退化。譚伯母不斷的用往事喚醒譚伯伯沉睡在腦海的往事。說起湖南、說起南京、說起年少共同受訓的往事,譚伯伯臉孔漸漸顯現出笑容。他終於認出坐在他對面的老朋友,慢慢有些回應。父親把放在心裡頭將近六十年最感恩的話語,一股腦全給說了出來。
離別時候,行動不方便的譚伯伯執意要送別,九十二歲老人走到大門口,吃力舉起雙手、揮揮手,目光散發出一種難以割捨的眼神,是否預言著老友永別了,謝謝你來看我。父親也頻頻回首揮手。
在回程車上,父親默默的沒說一句話。我問父親:「是否最後一次探望譚伯伯?」父親點點頭,仍沒吭聲。我看著公車窗外天候一片陰霾,灰濛濛的似乎又要下起小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