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荷蘭與友人談教育小孩方式,我說過去中國人教養孩子由上而下。友人說當孩子小的時候,是需要這種方式,荷蘭父母也一樣。隨孩子漸長大後,才會逐漸放手讓他們自主與獨立。
在瑞典工作期間,有回攜兒子到鎮上書店,兩個孩子沿路打打鬧鬧,我要求他們要小聲點,學習尊重別人的感受。
沒一會兒,在書店裏見到一位瑞典媽媽教導兩女兒,一樣要求她們別大聲喧鬧。我跟兒子說:「無論在台灣或是在歐洲,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教導你們,因為你們還小,我們就要管。」
教育開放與科技新穎的歐洲,該管的該教的,一樣都不會少。型塑品格,全天下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不少雷同。
歐洲教育與我們傳統教育上最大的不同是,歐洲教育「尊重孩子」,即使他們還在學習,還在成長。大人會多點時間與機會給孩子表達意見,陳述他們的感受。
小學階段重視生活教育、大量閱讀多於單向的知識傳達。
回家作業雖不多,卻得投入不少時間,因為多半題目沒有標準答案,開放式的作業模式,讓孩子多點思考,培養推論能力。
這點可能是造就歐洲科學與高科技人才獨領風騷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