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助學習 不能代替人類互動

 |2013.08.09
104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智慧手機不會教出有智慧的小孩,一個倡議團體昨日對政府提出申訴指出,手機App吹噓有助嬰兒學習,其實都是誇大其詞。

美聯社昨日報導,非營利組織「尋求沒有廣告的童年」(The Campaign for a Commercial-Free Childhood)敦促聯邦監督機關檢視嬰兒用品品牌「費雪」(Fisher-Price)的手機App「笑著學習」(Laugh & Learn),以及科技公司Open Solutions的「寶寶聽讀」(Baby Hear and Read)、「寶寶的第一個拼圖」(Baby First Puzzle)等遊戲。

「尋求沒有廣告的童年」總部設在美國波士頓,先前曾針對「愛因斯坦寶寶」(Baby Einstein)的影帶提出申訴,最終導致「愛因斯坦寶寶」退款給顧客。

「尋求沒有廣告的童年」持續針對幼教商品行銷推動究責行動,不過這是他們首度針對手機App向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提出申訴。

「尋求沒有廣告的童年」說,開發商試圖愚弄家長,讓他們誤以為這些App寓教於樂,「研究顯示,機器與螢幕媒體對教育寶寶語言並不是真的有效。寶寶大腦要健康發育,需要的是活躍的玩耍、動手創造與面對面互動。」

美國兒科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不鼓勵二歲以下嬰幼兒使用電子螢幕,二歲以上兒童每日使用時間也建議限制在一到二小時。

Open Solutions提供給美聯社的聲明指出,他們同意電子產品不能代替人類互動,不過許多消費者對他們的App都有正面評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