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資策會統計,在Android市場裡,台灣人下載App次數高居全球第三名,凸顯智慧型手機普及,國人已經大量使用App,資安也成為用戶一大隱憂。資策會科法所組長郭戎晉表示,我國雖有個資法,但熱門App是國外開發商,未必適用台灣法令,形成防範缺口。3C達人黃慧雯提醒民眾,下載前要特別留意應用程式權限,避免私密個資外流。
根據資策會統計,國人最常下載的App種類是網路社群和即時通訊軟體,也是國內外較常惹出個資爭議的種類。
去年美國蘋果熱門社交應用程式Path,遭爆私下存取使用者個資,包括用戶通訊錄內的姓名、電話號碼、電子郵件等,掀起App開發商與平台業者的個資保護爭議。
不久前美國聯邦政府端出「行動App指南」,要求科技公司和App開發業者,揭露某款App蒐集哪些個資、如何蒐集及被使用等。
「日本、香港也針對行動通訊軟體訂定指導原則。」郭戎晉指出,台灣去年頒布個資法,交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落實管理,不過App種類多,除了找不到主管機關外,實際管理也有問題。
郭戎晉直言網路無國界,民眾下載的App,不乏外國開發商,一旦發生個資或消費爭議,很難適用我國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