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四年前的莫拉克風災,高雄小林村幾近滅村邊緣,因緣際會下,百佳泰公司董事長簡添旭以「社會企業」模式,扶植成立「二○二一社會企業」,由小林重建協會會長蔡松諭出任執行長,操大業當行銷總監,重新創造在地「梅」產業,並幫助懷抱理想的原鄉青年,推動重建家園的希望工程。
十多年前,簡添旭的父親罹癌驟逝,他追根究柢後發現,體質酸化是健康的殺手,攝取梅子可以養生,後來他花一千多萬元買斷日本製梅技術,十一年前在小林大量收購梅子。
簡添旭指出,小林山區坡地排水佳,梅子粒頭雖小但果肉結實,尤其梅農採自然農法栽植,不施化肥、農藥或生長激素,更適合製造養生食品。
但是梅子產期短,採收後三天內沒製成梅胚,就會黑掉,因此八八風災後,梅農最痛苦的就是要跟老天爺「搶路」,一旦沒能即時運下山,就全部報銷。
「八八風災時小林村覆滅,大家以為小林梅已經絕跡,沒人想到我手頭上還有。」感於蔡松諭的熱情,簡添旭去年中秋節前夕,慨然把剛醃製十年的老梅膏,送給蔡松諭製成老梅餅,獲得極佳的評價,雙方進一步構思以「社會企業」為架構的公司,以二年為期,期盼解決桃源、那瑪夏與甲仙小林等災後重建區的產業再生問題。
簡添旭打算以高於盤商的價格收購梅胚、糖漬梅等半成品,並協助小林在地青年建置產業平台,「希望『二○二一』能成為下一個微熱山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