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上個月香港太古城中心舉辦「世界遺產展」,展出多個用樂高(LEGO)積木砌成的遺蹟,包括羅馬競技場、人面獅身像、萬里長城等。除了展示與玩樂,樂高積木還有什麼功能?德國藝術家佛爾曼(Jan Vormann)發起活動,把樂高積木用在更實用的地方:修補建築缺口,全球已有五十一個城市響應。
佛爾曼從二○○七年發起「快補計畫」,用樂高砌出特定大小形狀,修補舊建築物、牆壁損壞的缺口,以傳達愛惜環境及建築的訊息。
「快補計畫」Dispatchwork至今六年;所謂Dispatchwork,是dispatch和patchwork兩詞的結合體,也就是散布和修補的意思。根據活動網站,現在Dispatchwork已散布至全球共五十一城市,在活動官網上,台北街頭也出現樂高補牆的有趣畫面。
這一切都是參與者自發進行,就連使用的樂高積木,也是由參與者自己掏腰包購買。這個計畫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每個人都可以在大街小巷拍下看到的作品,上傳至網站分享。
從網友分享的照片中,許多牆壁的缺口、裂縫、斑駁掉落的磁磚,都用彩色樂高積木補上,與原本的建築顏色不協調而顯得突出,是種不搭調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