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的天際,白雲朵朵浮掛,亮透的青空把初遊金門的心帶往闊朗歡悅的情境,陽光從木麻黃的葉隙裡灑下片片亮麗,帶著樹林原野的沁新空氣瀰漫身畔,通往瓊林的這條綠色路徑,午後的舒涼柔風成為印象最深的美好。
如果可以,真想典藏這路徑的風。
彎進岔道,木麻黃撤退,大片的陽光直燙的撲進眼瞳,寫著瓊林的斗大牌坊,在日光下爍閃著點點亮澤的反光,說明著島嶼盛夏的烈焰氣質在午後的此刻攀至最高點。
因為熱,人們都躲在屋裡了嗎?寧靜的氛圍川流在這古老味道的聚落裡。還是午眠時光,村落裡的人大部分正休憩中,於是給旅人的我們以更靜幽的心緒來探訪這個充滿歷史況味的地方。
我們因尋訪風獅爺而來,卻因靜,讓我們戀進聚落的迷走時光。好愛有飛翹形式屋簷的老屋靠擁綿延形成的長巷,光影在這裡寫意著對比的剪影,把磚石的表面質感襯托得更明晰。喜愛家屋斑駁的木門上貼寫的書法墨字,充滿著濃濃的人文雅味,我總在觀看與輕念間想像屋裡人的家風學養。甚至只是一堵牆、一面壁,磚砌的排列樣式、石頭的不同色澤,都能讓我們讚嘆其組構的規律或變化美感,而讓步履愈走愈緩。
走進樸雅莊隆感的蔡世家廟,在牌匾與燈籠匯聚出的古雅味裡,我們探尋此姓氏人家的豐偉文風過往,繞行家廟外廊發現了一尊鑲在外牆上的小風獅爺,在強烈日光的映襯下有著銳利清楚的邊緣線,大大的嘴、集聚的眼鼻,把可愛與威武一起融進厚實的石頭裡,也提醒了我們是為尋訪瓊林的大風獅爺而來,於是繼續在閩式民宅構成的小徑間張起探索目光,在迷走的奇趣中我們在一處地磚上看到標示風獅爺的方位,於是加快腳步,迅速奔往指標的方向。
走出屋宇匯集的院落區,屬於居宅的氣味漸漸被風裡淡淡的綠野芳味取代,我們遠遠地就見到在廟宇榕樹前的闊展地帶那高踞的風獅爺,輕揚在背上的紅色披風生氣盎然,加深了人們對祂的注目。
啊,終於親眼見到風獅爺了,原來風獅爺真實的風貌是這個樣子啊!我在心裡喟嘆起來。
把過往書籍圖片、電腦風景圖象的印記通通調往腦海翻轉一圈,才發覺圖片與真實的物像間還是存著無比大的落差。細細觀看,我喜歡這在風裡微微剝蝕蒼勁的石頭表面質感,這尊風獅手拿令旗、胸掛銅鈴,眼睛特別分開、鼻大,嘴裂的曲度不會太過威嚇感,輕淺的浮雕式身型反而讓整體有種和諧的威儀,非常樸雅耐看,和瓊林老聚落的氛圍非常搭調。
我們倚坐可觀看到風獅爺威型的椅上小憩,遠處的老牛張著溫馴的眸光和自在慢踱的步履吃著草,風輕揚在樹葉間娑婆輕歌,我們與樹下納涼的老人閒聊,聽她訴說著附近的其他景點,這悠閒的景致是何等舒愉的美好境界啊。
我在瓊林因為探訪風獅的因由,收藏了一幅好眷愛的悠閒景致。想起這畫面,心裡就是暖暖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