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Joanna
「你希望父親等你結婚後再往生,那你現在有女朋友嗎?」
「沒有。」
「那這樣就來不及了,結婚是件大事,總不能隨便找個人就結婚,但如果一直這樣拖下去,病人是很痛苦的,這樣是違背你父親生前的託付……。」
人們總認為,「把病治癒」、「把危急病人救活」,才夠格稱得上是一位好醫師,事實上,雖然那的確是身為醫師的神聖使命,但是我還認為,讓臨終病人能夠不受疼痛折磨地安詳離去,對病人本身甚至對家屬而言,也是醫師應該善盡的「治療」行為。
有一位七十幾歲的老農夫,在田裡工作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被家人送進醫院急診室,到達醫院時他已停止呼吸、停止心跳,經過心肺復甦術,只恢復心跳,呼吸則需要仰賴呼吸器。之後病人就住進內科加護病房。
在第一次的家屬會談中,他的太太及數位子女都希望院方能讓他一路好走,不要再急救,而且要帶病人回家。但他的小兒子卻獨排眾議,極力主張急救到底,原因是他說父親生前曾多次問他何時娶老婆,也曾說:「你尚未結婚,我實在不放心……」因此他認為一定要等到他結婚,老爸爸才會死得瞑目。
老農夫的太太和其他子女則說,老農夫以前身體一向硬朗,喜歡和朋友泡茶聊天、喜歡到自己的田園走走看看,前一段時間,突然多次夢見祖先告知自己即將往生,於是他告訴親朋好友、鄰居,請他們在他往生後,幫忙安慰照顧他的家人,同時告訴他的子女一定要好好孝順母親;也告訴太太這件事,並清楚交代他的後事,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沒什麼好遺憾了,如果能像夢中預告的,他希望自已能好好地辭世,不要急救、不要受病痛折磨。
之前曾有一次他在朋友家泡茶時突然昏倒,但在救護車來之前他就自然醒來了,這次他在家裡昏倒,家人以為他會像上次那樣一下子就清醒,所以讓他稍作休息,但是等了幾分鐘後,他還是沒有醒來,家人只好趕緊送醫。
經過詳細檢查,我告訴家屬,急救只會增加病人痛苦,若觀察幾天仍沒醒來,以後也不會醒來了。由於家屬有不同意見,院方也不便介入家庭紛爭,於是我問他的小兒子:「你希望父親等你結婚後再往生,那你現在有女朋友嗎?」
他回答:「沒有。」
我說:「那這樣就來不及了,結婚是件大事,總不能隨便找個人就結婚,但如果一直這樣拖下去,病人是很痛苦的,你的家人,尤其是你的母親會很自責,因為你的家人一直覺得,這樣是違背你父親生前的託付。病人住在加護病房,很多情況您沒有參與,包括抽痰、翻身、洗澡等。還是我將老爺爺轉到一般病房,方便你可以陪伴照顧,也可以感受一下病人的真實情況。」
和其他的家屬溝通後,我們決定讓病人帶著呼吸器到一般病房。一星期後,老爺爺的小兒子哀傷地說:「整天看著父親被插管躺在冰冷的病床,還要抽痰、打針,我實在不忍看父親再這樣受苦了,請讓我帶父親回家吧!」院方也配合家屬,送病人回到家後,拔掉氣管內管,病人就往生了。
醫院最大的功能,除了進行各項手術外,就是治療病人的病痛,對於透過醫療能恢復健康、減輕疼痛的患者,醫師當然要盡全力救治,這是醫師神聖的使命,也是責無旁貸的事;然而生命有終點,對於病情嚴重,已是藥石無效的患者,醫師應該協助病人,讓病人在人生的最後旅程,能走得坦然、走得安詳,而不是強加病痛在病人身上。
摘自《向殘酷的仁慈說再見》三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