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比丘尼,民國前六年出生,屏東海豐人。我知道圓融尼師他所主持的屏東東山禪寺,在日據時代,是日僧東海宜誠主領的布教所。記得我到台灣來後,應該在民國四十幾年左右,我就參拜過東山寺。那時候,誰人住持、東山寺興辦什麼事務,我一概不知,只知道東山寺殿宇輝煌,庭園美觀,是一個市區裡非常適合修道的場所。
我前往東山寺參訪的時候,適逢暑假,不少年輕學子在東山寺的樹蔭下、草坪上溫習功課,我感覺到這個寺廟有青年人在裡面活躍,那必定是興旺、富有朝氣的寺廟。
民國四十一年,白河大仙寺傳授台灣光復後第一次三壇大戒,我還代理南亭法師前往擔任尊證阿闍黎。其時,受戒的沙彌尼首天乙比丘尼,據聞就是圓融尼師的大弟子;又再聽說圓融長老尼的徒孫乙純也是戒子,他們徒孫三代,都在那個戒期裡一同受戒,一時傳為美談。基本上,東山寺和大仙寺,他們都有法派上的關係,只是當時我們初到台灣,也沒有研究這許多台灣佛教的現狀。
後來,和圓融尼師見面、訪問、交談,常常在佛教的場合裡都有來往,假如用「女中丈夫」這句話來形容圓融長老尼,一點也不為過。他雖是女眾,但有大丈夫的氣概,說話一言九鼎,對於所有佛教的事務,他都能負起責任、承擔責任。尤其,他熱心弘法,熱心佛教教育。我知道他沒受過什麼教育,但是在屏東縣的佛教會,每周必定有人在屏東縣各處舉行鄉村弘法活動。
他曾經親自告訴我,他捐了三十萬元給白聖法師,請他辦「中華佛學院」;當然,後來並沒有中華佛學院的出現,但圓融法師自己就在東山寺辦起東山佛學院來了。圓融比丘尼請道源法師為院長,最初由會性法師做教務主任,請我做教師,後來由於道源法師沒贊同而作罷。
圓融尼師熱心弘法、辦教育、傳授三壇大戒、舉辦結夏安居,經常資助全省佛教界的活動,放眼今日的比丘尼界,能有像他這般氣魄為教奉獻、熱忱的比丘尼也不多見了。可惜天不假年,圓融尼師在民國五十八年,以六十三歲捨報,若他能多住世十年,相信他會為人間創下更多貢獻。
圓融尼師不喜歡人稱他比丘尼,喜歡人們稱他「圓融和尚」。回顧圓融比丘尼的一生,確實,他是寺廟裡的住持大和尚,用「圓融和尚」稱他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