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眼科醫師發現,近來不少人戶外活動後眼睛乾澀、不適求診,雖然戴了太陽眼鏡,其實都沒有抗UV效果,有的還刮痕累累,提醒民眾要注重太陽眼鏡選購與保養,才能真正為眼睛防曬。
高雄市亮晶晶眼科診所院長梁中玲說,入夏後門診有十多名患者因眼睛不適求診,他們不到四十歲就出現初期白內障症狀或黃斑部病變,問診發現,有一半是經常在大太陽下趴趴走的業務人員,另一半是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很多人誤以為「只要鏡片有顏色就行」。
梁中玲強調,「眼睛和皮膚一樣,都需要防曬」,有的老人家就診時說很少曬太陽,問起來才發現經常在走廊、樹底下運動,眼睛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中,眼球水晶體會逐漸渾濁形成白內障,等發現才治療為時已晚。
梁中玲說,許多人愛在地攤購買抗UV太陽眼鏡,這些產品材質不一定能抗紫外線,有的僅在樹脂片表面塗上抗UV薄膜,一旦刮傷表層,紫外線會透過遭破壞的鏡片細縫直射眼睛,同樣失去防護效用。
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副教授黃宣瑜指出,太陽眼鏡鏡片主要是讓光的強度降低,最好到眼科醫師或專業眼鏡行選購太陽眼鏡。
經常在戶外活動者,可選擇茶色、灰色或墨綠色的鏡片,黃色片可在夜間騎單車時使用;若是粉紅或淺橘色,則較適合電腦族配戴;時下流行抗電腦輻射的藍光鏡片,電腦族或3C族最好也配一付備用。
梁中玲提醒,太陽眼鏡的鏡片若非光學大廠鏡片,平均每兩年就要更換,若不慎刮傷,使用期限更短。清潔鏡片時使用透明洗劑清潔眼鏡,或用清水濕擦即可,不透明沐浴乳中的化學物質有可能造成鏡片變質,減少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