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準備民國一○四年實施募兵制,國防部募兵狀況卻不如預期,立委說,國防部統計今年一到六月,陸、海、空、海軍陸戰隊、憲兵,各軍種所招募志願役士兵實際報到人數,總計只有四百六十二人,距離預定招募二萬八千多名志願役士兵,達成率不到百分之二。
但國防部昨天傍晚發布新聞稿說,截至三日,國軍志願士兵一到三梯預計招五千八百八十七人,已完成一到三梯入營共一千八百四十七人,達成率約百分之三十一。
事實只有一個,立委的資料應是來自政府機構,不可能自編自導,兩個數據相差如此大,耐人尋味,問題出在哪裡,應有說明,對社會交代。
「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古時曾以這句話鼓勵男兒投入軍旅,保家衛國,以當兵為榮,但因當兵要操練,要打仗,四處調動,居無定所,辛苦又危險,對當兵有興趣的人一代不如一代,愈來愈少,甚至不惜違法逃避兵役。只有走投無路,生活無著的人才走向軍旅。因此民間又有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說法,兵源更加困頓。
國家要長治久安,不能沒有軍人保護,只能立法,把服役例為國民義務,男性在一定年齡,除了身高、體重、健康不合要求,都應服役,否則以法律制裁。當然政府也照顧軍人和他們的眷屬,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全力衛國保家。
景氣好的時候,軍中待遇與福利,無法與民間企業相提並論,但現在經濟不振,工作難找,相對軍人待遇福利都不錯。尤其兩岸關係緩和後,不會動輒高喊「反攻大陸」,劍拔弩張,有人說當兵比當公務員安定。
據瞭解現在高中高職畢業生,都想投考軍警學校,甚至考取一般大學放棄,為的就是當兵有工作保障,沒有失業的煩腦,待遇福利比一般職業好。
國防部曾向行政院爭取,志願役士兵薪資達到基本工資兩倍,募兵配套法案還爭取戰鬥加給,提高志願役軍士官在艱苦野戰部隊服役的意願。
最近洪仲丘事件愈鬧愈大,社會普遍對軍中觀感不佳,對軍紀、安全失去信心,使募兵問題雪上加霜。
保國衛民不能沒有軍人,在改善待遇福利之餘,如何加強軍記,提高軍人榮譽,減少退兵潮,讓有為男女以當兵為榮,為國家募得精兵良將,是刻不容緩的重大課題。
莆田客(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