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電】「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看過香港導演王家衛的新作《一代宗師》,不少觀眾對這句台詞念念不忘。王家衛前天現身第二十四屆香港書展,與《一代宗師》編劇顧問、作家張大春對談,與八百位聽眾「久別重逢」。
從一九九六年偶然看到葉問打拳的錄影,開始醞釀,到二○○○年獲葉問的兒子授權,再到二○○八年起走訪兩岸及港澳不下百位武術家和老師,二○○九年開拍,今年初終於搬上大銀幕,短短兩個多小時的《一代宗師》耗時十多年。
王家衛說:「『功夫』兩個字有『時間』的意思,把事情做好就是要花時間。」王家衛本想只拍葉問一個人,後來變成拍一個時代。「《一代宗師》好像一個武俠片,但不是關於武俠,而是關於武林的故事,裡面講的不是一招一式多厲害,而是講民國時代。」為何是民國?王家衛認為,民國是中國武術發展的高峰時代,「政權最安定的時候,武林不活躍。有人說,沒有黑暗,不會發現燈有多亮。」
王家衛與張大春在《一代宗師》的合作長達六、七年,兩人通郵件各自有八十一封。王家衛說,幾年間兩人討論過無數故事,講了很多,但最終沒體現在劇本裡。
張大春說,合作到第三年,王家衛講了個小故事:民國初年,北京一個裁縫舖來了氣質非凡的女子,對衣服有特定細節的指示。三個月後,衣服好了,沒人來拿,半年依舊沒人來拿,而這件衣服應該沒有第二個人能穿。張大春由此提出「等待」的概念,「你用盡了功夫、花盡了時間,但沒辦法得到答案,人生就是漫長無止境的等待。」
想很多故事卻沒用到,是不是白費功夫?王家衛對此泰然,「有一天這些故事會來敲門,說『我還在』,那時對這個故事可能有新的體會。很多故事,今天接不下去,某天或許就能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