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昨天發表調查顯示,小五到國二的學生,四成擁有智慧型手機,三成六幾乎每隔半小時就拿出手機「滑」一下,小小低頭族時代來臨,兒盟擔心孩童面臨滑手機成癮、把陌生人視為朋友,缺乏分級把關機制。
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比例愈來愈高,教育部在寒暑假會好意提醒家長,注意孩子避免長時間注視螢幕,造成視力不佳,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成效不佳,長時間盯著手機的孩子,有增無減,家長適當規範約束更顯必要。
這個暑假有更多孩子帶著智慧型手機到安親班,很多是父母給的獎勵,因為孩子考試成績好有進步,有的則是家長上班忙碌,沒有時間管教孩子,選購智慧型手機給孩子把玩。
小小低頭族氾濫,讓我們很擔心孩子沉迷3C產品,接觸到不好的資訊,也傷害視力和姿勢。
買智慧型手機獎賞子女,孩子整天盯著電子螢幕,一旦沉迷就上癮,手機儼然成為新形態的保母,其實國中小階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關心,也是培養孩子與他人互動的黃金時期,這些原本是父母該扮演的角色。父母必須體認,智慧型手機無法完全取代父母的功能。
小學階段的孩子,根本分不清上網費用或哪些網站不宜瀏覽,家長不要提供手機上網功能,以免孩子上網費用太高,家長吃不消,也傷了親子關係。
禁止孩子使用手機,不如家長以身作則,節制上網時間。指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觀念,讓他們適度使用手機。多陪孩子成長、多關心孩子,安排適合全家一起休閒活動或旅遊行程,減少孩子低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