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站在水果攤邊,眼光總會不經意的落在豔紅通透的蘋果堆上,駐足、凝思、深吸。默念「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當下懷想起小時候,初嘗蘋果滋味的幸福感覺。圖/慈愛
每每站在水果攤邊,眼光總會不經意的落在豔紅通透的蘋果堆上,駐足、凝思、深吸。默念「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當下懷想起小時候,初嘗蘋果滋味的幸福感覺。
生長在物資貧乏的嬰兒潮年代,一家人三餐能夠溫飽就謝天謝地了,哪敢奢望什麼飯後水果。
偶爾偷摘土芭樂,即使酸澀生硬還是吃得津津有味。想要吃上一口稱為水果的物品,應該算是桑葚了,可是桑葚有季節性,只有在清明前後才轉紅適宜採來解饞。
至於蘋果,是如在天邊的星星,遙不可攀,只聽聞過蘋果之名,連長相、味道都是陌生的,當時是屬於有錢人家才吃得起的舶來嬌貴水果王。
養家活口都靠不識字的老爸,在基隆港當碼頭工人,應用一身的力氣與不怕吃苦的膽識和勤奮。
後來船舶貨櫃興起,老爸主動報名接受操縱天車訓練,通過筆試與實際操作,考上了吊天車執照,眾人都十分意外,我們又驚又喜。老爸擁有執照後,商家爭相聘用,是碼頭工人中少數擁有證照的師傅之一,在當時很吃香,老爸也跩得很呢!
一向給人精明幹練的老爸,如果知道當天貨櫃裡裝的是蘋果,在操縱貨櫃時就會有意無意的東碰一下西歪一著,這麼一來蘋果難免碰撞、噴汁,賣相不佳而遭淘汰,工人就能順理成章的大快朵頤,這時老爸總賊賊的塞幾個在外套口袋裡,老闆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老爸是吊天車界中的高手!
從日本運來的蘋果,紅通通、香噴噴,還是五爪的,全家大小都圍成圈圈,小心的又聞又摸,雀躍的捨不得吃!老媽會先經過篩選,輕微「喀達」的就先收起來,碰撞較嚴重的就會削整去皮,切成小塊浸泡鹽水後裝盤,當作晚餐後的飯後水果,那餐兄弟姐妹扒飯的速度一個比一個快,誰都想趕快品嘗一口難得的蘋果滋味,深怕慢了一步少吃一塊。
小妹蛀牙多、吃飯一向緩慢,有一次還因為動作太慢,只吃到一小塊而哇哇大哭呢!剩下來較完整的蘋果,老媽就會小心翼翼的用布包妥,藏在衣櫥角落裡,酌量著幾天的分配,再切來給孩子們嘗鮮。
隨著空氣發酵,家裡都飄散著甜甜的清香味道,那幾顆蘋果,即是我們兄弟姐妹當時奢華且幸福的喜悅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