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考試剛落幕,傳出高考「現行考銓制度」的考題,與四年前地方特考題目,四題有三題雷同。
考試主要目的,在測試考生實力,考題新舊雜陳,最容易檢驗是否溫故知新或陳腐不變。試題一字不差,等於早就知道答案。
坊間補習班林立,都拿考古題當教材,若正巧被「蒙」到,對認真讀書的考生不公平。出題老師便宜行事,考古題翻新再造,不尊重學術專業和考生權益。
考古題有其必要性,考生回顧舊題庫,了解題型和分數比例,做為研讀參考,才不致茫然無所適從。但考古題太多衍生流弊,宜新舊交陳,考生面對社會局勢變遷,必須跟得上時代,關注時勢變局,以全新觀念思維,提出不同見解,才是最好的答案,考出真正的實力。
為了避免考生「食古不化」,考選部應做好遴選委員和試題把關工作,考古題和新命題維持一定比例,杜絕「複製、貼上」的試題發生,才能為國徵選良才。
吳全安(台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