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二年國教明年八月上路,教育部昨天舉行國中適性輔導列車第十二班記者會,由雲林縣雲林國中分享適性輔導經驗。雲林國中今年的畢業生董人豪成績很不錯,媽媽原本希望他好好準備基測考高中,但對電腦有興趣的他毅然選讀高職。昨天也到場的董媽媽說,「孩子就像駕駛,有自己的路要走,家長當乘客陪伴就好,我完全尊重。」
董人豪說,國二參加生涯輔導活動,看到技藝課程後眼睛一亮,對電腦有興趣的他向媽媽爭取參加技藝課程,更在老師鼓勵下,參加技藝競賽並勤加練習,沒想到在文書處理組競賽打敗兩、三百人,獲得全縣第一名,高興到跳起來,很高興堅持自己的理想,現已免試上了大成商工資料處理科。
國中不但要替一般學生適性輔導找興趣,「協助中輟生返校」也是重點。
職涯探索課程讓成績好但對電腦有興趣的學生選讀高職;資源中途班也透過手工藝、有機菜園、烹飪等課程,讓孩子不再害怕上課,決定未來發展方向。
該校除對一般生進行適性輔導,也有資源式中途班,以多元彈性的課程,吸引中輟生重回校園。
參加資源班的小淇(化名)因跟同學相處有問題,沒有歸屬感,國一就中輟;小慈(化名)則交友較複雜,朋友吸引力大於學校,後來也中輟了,她們不諱言的表示,上課不但要寫功課且要罰寫,真的很無趣。
雲林國中輔導主任張介騰指出,為了讓中輟生返校學習,校方多次到中輟生家中訪問,也被家長趕走好多次,但家長最後感受到校方用心,願意讓中輟半年、一年的孩子回學校。
他說,學校透過桌遊、手工藝、有機菜園、烹飪等課程,讓孩子不再懼怕學校和課業,並從中得到成就感。
負責帶中輟生的替代役男林弘霖說,第一天到雲林國中資源式中途班報到時,兩位學生小淇和小慈都沒有來,真的「傻住了。」後來透過打電話、家訪、聊天等方式,跟學校團隊一起合作,和小淇、小慈建立信任感,陪伴她們上課。目前小淇和小慈兩人都拿到國中結業證明,小慈決定先去美髮美容業打工,小淇則打算報考高職設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