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稱此研究為邁向「人造胰腺」的一大步。圖為美敦力公司二○一二年提供的「迷你醫療整合系統」裝置資料照片。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美國臨床營養期刊》刊登最新研究報告,主張上班族每半小時起身走動一、二分鐘,預防糖尿病效果,比上班前快走半小時效果還好。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表示,要預防糖尿病,「離開座椅就好」,很多研究已發現,若只是要增加血糖代謝,多活動就好,不需刻意激烈運動。
這份由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的研究證實,上班族只要經常走動,即可預防糖尿病。研究第一階段,志願者要坐九小時,試驗開始後一小時、四小時、七小時分別飲用代替正餐的飲品,並接受餐後血糖和胰島素檢驗。
第二階段,志願者先快走半小時,然後坐九個小時。在第三階段,志願者還是要坐九個小時,但每半小時起身走動一百秒。
餐後檢驗結果顯示,每半小時起身走動一分鐘四十秒階段驗得的血糖值,低於久坐前快走半小時的階段,當然也比久坐不動的階段低。
研究人員表示,體重正常的人經常離開座位做短暫活動,比持續體能活動更能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準。血糖和胰島素偏高是第二型糖尿病的警訊,而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源自不健康飲食。面對糖尿病愈來愈盛行,這項研究值得參考。
游能俊認為,要預防糖尿病,應縮短吃飽飯後身體血糖偏高的時間,因此,吃飽飯三、四十分鐘後走動走動,有助血糖代謝,維持身體胰島素敏感度。此外,利用零碎時間活動、爬樓梯、散步,都對血糖代謝有幫助。
至於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吃飽飯後適度活動也很有幫助。游能俊說,過去研究就發現,糖尿病患在運動後一、兩小時測血糖,反而沒有立即下降,大約要六到八小時才會慢慢下降。
但吃飽飯後若能簡單運動,直接代謝掉食物所產生的糖,反而血糖明顯下降。他建議,能站就不要坐,簡單活動、運動,確實對預防糖尿病有幫助。
糖尿病患新利器
美敦力醫療產品股份有限公司(Medtronic)日前在芝加哥一場美國糖尿病協會舉辦的會議中,發表歷時三個月、針對兩百四十七名病患所做的研究結果。這個「迷你醫療整合系統」裝置可持續監測患者的血糖,並在需要時自動注射胰島素。醫生稱此研究為邁向「人造胰腺」的一大步。圖為美敦力公司二○一二年提供的「迷你醫療整合系統」裝置資料照片。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