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舍利寶幢 蘇州博物館珍藏

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報導 |2013.07.04
155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報導】大陸江蘇省蘇州博物館館藏國寶級千年「真珠舍利寶幢」(圖/取自網路),專家表示,這件精美的寶幢鑲嵌有四萬多顆水晶、瑪瑙、琥珀、珍珠、金、銀等寶石,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製、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等十多種特殊工法,是研究佛教史、佛教工藝史、美學史的珍貴實物依據。

真珠舍利寶幢是一九七八年在蘇州瑞光寺塔天宮內發現,置於雙層木函中,外函髹黑漆,面壁白漆楷書「瑞光院第三層塔內真珠舍利寶幢」。內函四壁彩繪四大天王,內壁墨書「都勾當方允升妻孫氏十娘」等題名,「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記」題記,為北宋遺物。

寶幢主體以楠木建構,高約一百二十三公分,由須彌座、佛宮、剎頂三部構成。須彌座呈八角,階上八角立木獅,收層收腰承平座;座邊置勾欄,內作大海,須彌山突起海中,銀絲串珠編織的九頭龍,象徵龍王出海盤旋於山麓,海面祥雲冉冉上升,四天王、四天女立於雲端,居於佛山之腰;須彌座滿飾描金牡丹等紋樣,間以雕坯堆漆狻猊等裝飾,綴以嵌寶海棠等圖案,絢麗非凡。

佛宮巍然屹立在須彌山巔,護法八天守衛在宮外;宮中石色寶藍八面經幢,依次以真、草、隸、篆書陰刻填金七佛之名,及梵語「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意為大智慧可達彼岸樂土);幢身內裡中空,珍藏舍利子、雕版印刷的梵文和漢文《大隨求陀羅尼》經咒等佛教文物;幢頂供奉銀質塗金佛龕,佛祖靜穆趺坐其中。

宮外八角簷柱,皆以鎏金銀絲鑲色,下置覆蓮狀水晶柱礎,上覆八出殿頂,斗拱梁枋,飛椽出戧,均為銀絲串珠而成,戧角懸有銀絲穿以珍珠,間綴珊瑚、水晶、瑪瑙瓔珞;殿頂又設漆龕,內盛金質寶瓶,龕上復置華蓋,猶如重簷廡殿,益顯宏偉壯麗。

剎頂的剎輪以白玉、水晶等製成,剎上垂下八條銀鏈相繫華蓋八角,並綴以銀絲編制的昂首小龍,剎由水晶圓球結頂,且以銀絲繞成閃亮光芒之狀,意示「瑞光普照」。

寶幢選材名貴,構思獨特,造型優美,綜合木雕、玉雕、穿珠、金銀細工以及髹漆描金等技術,製作精巧。展示天王、天女、金剛、佛祖造像十七尊,神情不同,個性獨具,小中見大,充滿活力。造像承襲佛教儀軌,裝鑾,非同一般。不塗金裝,不施彩繪,白身素色,通體描金,極為罕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