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朝榮
乳癌病人在對側的乳房發生新的乳癌;口腔癌患者在同為上呼吸消化道區域,又長了食道癌或新的口腔癌。除了發生在同屬的區域,第二個癌症也可能發生在與原本的癌症部位、器官完全不相關的位置。
隨著癌症體驗者存活時間拉長、人數增加,得到第二個癌症,甚至更多癌症的機率更高。依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資料,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及頭頸部腫瘤是常見第二個癌症;而國內最常見的第二個癌症依序為口腔癌、食道癌、肺癌、喉癌及肝癌,足見癌症體驗者戒除菸、酒、檳榔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第二個癌症的特性與第一個癌症常不相關,然而在處理第一個癌症的治療模式,如放射線治療照射過的部位、化學治療使用過的藥物種類和劑量,常會影響、限制治療第二個癌症的選擇,也因此,罹患第二個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整體而言常劣於只有一個癌症的體驗者。
目前臨床對第二個癌症已有更多理解與掌握,癌症的診療計畫,要將第二個癌症的防治工作納入,治療才能完整。
一、治療第一個癌症前要注意有無同步發生的第二個癌症。
二、在不影響療效的前提,要避免致癌性高的治療模式,或降低治療的劑量(放射線治療及某些化學治療)。
三、戒斷不良的致癌生活習慣(菸、酒、檳榔、肥胖),並治療可以矯正的致癌環境,如B型或C型肝炎病毒或幽門桿菌感染的治療,且在均衡飲食、身體活動和維持適當體重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針對罹患第二個癌症機率顯著高的病人,考慮選擇化學預防法或甚至侵襲性高的器官切除手術來降低發生第二個癌症的風險。
五、癌症體驗者仍不可忽略四癌定期篩檢,且依第一個癌症的屬性及治療狀況,密集篩檢可能出現的另個癌症,及早治療斷絕後患。
癌症治療的進步,讓更多癌症體驗者活得更久,更有可能面對第二個癌症的挑戰。雖然癌症體驗者罹患新癌症的風險些微增加,但大多數的人並不會遭遇第二個癌症的來襲。
做為病人對於會否發生新癌症的課題,盡量抱持瞭解、關心、懂得照顧自己的態度,切勿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導致過度擔心、恐慌而影響日常生活。
(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榮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