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泌尿科服務,所以腎結石的病人總會問我們工作人員類似的問題:「吃鈣片會不會容易得到腎結石?有腎結石的病史,是不是要少喝牛奶…?」其實以往有許多研究已證明,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可以降低得到腎結石的可能性。
一般民眾的認知,補充鈣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乳製品。但近期一個新研究指出,攝取非乳製品的鈣質比乳製品的鈣質更能預防得到腎結石的危險性。
此研究主要作者、波特蘭緬因州醫療中心泰勒醫學博士說,腎結石者不用限制膳食中的鈣,雖然多數結石在腎臟形成草酸鈣,但人們不應害怕消耗食物中的鈣,相反的,過去研究發現,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沒服用鈣補充劑,似乎能抵擋結石的形成。
由於以往許多研究幾乎全部集中在奶製品,因此,泰勒博士和他同事將研究重心放在非奶製品的鈣。
他們分析三個大的研究,超過一百萬男女性,包括定期詳細食物問卷的數據,這些數據長達幾十年;然後將這些參與者分成五個小團體,根據他們消耗多少鈣的乳製品和其他來源,長達二十年;其中也包括健康、沒有得到腎結石參與者的飲食數據。
在奶製品方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消耗最少鈣質的一組,約一百五十毫克(相當於半杯脫脂牛奶),比八百至九百毫克鈣質的一組(約三杯牛奶),得到腎結石的機率高出三成。
非奶製品方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消耗二百五十毫克鈣質的一組(八盎司煮熟的羽衣甘藍或兩個沙丁魚),比四百五十毫克的一組,得到腎結石的機率多兩倍。
新的研究發現,鈣的消耗低一倍,風險提高至百分之十二。對此,弗拉塞托醫學博士說:「雖然大多數腎結石的成分是草酸鈣,但腎結石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草酸,而不是鈣。」
台灣以往有許腎結石的病人因害怕得到腎結石而減少每天攝取鈣質,結果反而增加他們得到腎結石的風險。
然而過量的鈣質對身體的運作也是種負擔,德國有研究指出,長期大量攝取鈣片,有可能增加心臟病的風險。正常鈣的攝取量每天約一千至一千二百毫克。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事放射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