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談】 從食物攝取鈣 防得腎結石

巫秉瑋 |2013.06.27
1205觀看次
字級

由於在泌尿科服務,所以腎結石的病人總會問我們工作人員類似的問題:「吃鈣片會不會容易得到腎結石?有腎結石的病史,是不是要少喝牛奶…?」其實以往有許多研究已證明,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鈣質,可以降低得到腎結石的可能性。

一般民眾的認知,補充鈣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喝乳製品。但近期一個新研究指出,攝取非乳製品的鈣質比乳製品的鈣質更能預防得到腎結石的危險性。

此研究主要作者、波特蘭緬因州醫療中心泰勒醫學博士說,腎結石者不用限制膳食中的鈣,雖然多數結石在腎臟形成草酸鈣,但人們不應害怕消耗食物中的鈣,相反的,過去研究發現,吃含鈣豐富的食物,沒服用鈣補充劑,似乎能抵擋結石的形成。

由於以往許多研究幾乎全部集中在奶製品,因此,泰勒博士和他同事將研究重心放在非奶製品的鈣。

他們分析三個大的研究,超過一百萬男女性,包括定期詳細食物問卷的數據,這些數據長達幾十年;然後將這些參與者分成五個小團體,根據他們消耗多少鈣的乳製品和其他來源,長達二十年;其中也包括健康、沒有得到腎結石參與者的飲食數據。

在奶製品方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消耗最少鈣質的一組,約一百五十毫克(相當於半杯脫脂牛奶),比八百至九百毫克鈣質的一組(約三杯牛奶),得到腎結石的機率高出三成。

非奶製品方面,研究人員發現,每天消耗二百五十毫克鈣質的一組(八盎司煮熟的羽衣甘藍或兩個沙丁魚),比四百五十毫克的一組,得到腎結石的機率多兩倍。

新的研究發現,鈣的消耗低一倍,風險提高至百分之十二。對此,弗拉塞托醫學博士說:「雖然大多數腎結石的成分是草酸鈣,但腎結石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草酸,而不是鈣。」

台灣以往有許腎結石的病人因害怕得到腎結石而減少每天攝取鈣質,結果反而增加他們得到腎結石的風險。

然而過量的鈣質對身體的運作也是種負擔,德國有研究指出,長期大量攝取鈣片,有可能增加心臟病的風險。正常鈣的攝取量每天約一千至一千二百毫克。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事放射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