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自在又健康】 輕鬆過一夏

楊乃彥 |2013.06.24
901觀看次
字級

文/楊乃彥

節氣已臨「夏至」,天氣愈來愈熱,容易心浮氣躁;每年此時,家暴鬥毆、食品中毒案件都攀上高峰。生活在都市叢林之中,幾乎無處避暑。其實只要能靜下心來,善用身邊資源,仍然可以享受夏日的習習涼風,好不快哉!

夏日大人愛喝水、孩童愛戲水,無論是皮包水或水包皮,都能感受水的沁涼。人體有百分之六十的水分能夠發揮調節體溫作用;水的物理現象冬暖夏涼,比環境的溫度變化小,比較穩定。

即使屋外已高達攝氏三十多度,自來水溫度約二十五度,喝水或淋浴都能降體溫。夏天多喝水,好處很多;增進流汗與小便,不僅能降體溫,同時帶走體內毒素;因為水是最佳溶劑,可溶解體內毒素。每天兩餐之間、上午十時、下午三時及夜間八時宜慢慢喝三百至五百毫升好水。

每天下午和晚間可淋浴消暑氣,浴後渾身清爽,可避免炎夏中暑。如果有中暑感覺,頭昏腦脹、噁心、疲倦,可以陶瓷湯匙刮痧;沿著後頸及背部,由上而下慢慢輕刮,直到出現紅黑色痧;平日刮刮背部有利清除熱毒。

夏日宜在午餐前休憩片刻,補充下午和晚間的精神;可解乏、預防中風。

夏日飲食宜清淡,蔬多葷少、少量多餐也可降體溫。少吃冰冷食物,保護脾胃健康。熱天病菌繁殖快,宜吃新鮮食物。瓜果類含水分多可消暑,但不宜過量,尤其陽虛的老人,在白天陽氣旺的時刻吃較佳。

「心靜自然涼」,靜心少語有益「養心」;夏季正是養心季節,仲夏則宜養脾胃。五行生剋,心火與脾土正是母子關係,養心有助脾胃功能,養脾胃也可降心火。心在志為喜,樂觀、喜悅、常微笑都可養心,失控的大喜反而傷心。清淡飲食、細嚼慢嚥、少量多餐都是培養脾胃良方。

大熱天,容易疲累,缺乏耐心,人際關係以和為貴,「謙卑自躬」,多改善自己、少批評別人,廣結善緣,少樹敵人。親人之間宜「多愛少管」,多關懷疼惜,身教重於言教。「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倚老賣老、嘮叨不休易惹人厭,甚至口角爭執,皆因不懂相互尊重。

夏天正是排毒瘦身好時光,少吹冷氣、多流點汗。夏日清晨、黃昏和夜晚常有涼風送爽,適合活動和養生。早上的晨光和傍晚的夕陽都是活化身體的好光線,有益病體康復,宜多把握。

(作者為華盛頓州立大學營養學博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