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每年五到八月期間,屏東小琉球陸蟹進入產卵季節,每到夜裡,常可見到各種陸蟹過馬路下海產卵,直到午夜時分才漸漸停止,但許多抱卵陸蟹常被機車輾斃,為了拯救陸蟹,相關管理單位有意仿效墾丁生態廊道概念,在陸蟹高度聚集的美人洞等據點埋設地下涵管,打造陸蟹專用「護蟹步道」。小琉球生態旅遊發展聯盟執行長曾毓文直言「不可行!」
琉球島上環島公路開通後,陸蟹棲地和海岸遭到切割,加上近年來小琉球遊客激增,整座島上幾乎成為不夜城,在夜裡仍有遊客騎機車遊玩,不少陸蟹常被機車輾斃,成為輪下亡魂,尤其下過雨的夜晚,馬路上處處可見陸蟹被壓扁的屍體,令保育人士心疼。
目前在小琉球島上紀錄到包括格雷陸方蟹、奧氏後相手蟹、印痕仿相首蟹等十餘種陸蟹。為了還給陸蟹安全的棲息地,相關管理單位打算引進墾丁生態廊道概念,在陸蟹高度聚集的美人洞等據點,打造陸蟹專用「護蟹步道」。
小琉球生態旅遊發展聯盟執行長曾毓文表示,美人洞屬於崩崖地質,任何的挖鑿措施都可能造成崩塌的危險,許多研究報告也顯示,陸蟹根本不會行走所謂的「護蟹步道」,就算做了,也很有可能徒勞無功,建議有關單位三思而後行,並請用路人行經陸蟹棲地時,能夠放慢車速、仔細觀察,注意這些牠們的安全,共同維護小琉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