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的美好心念

杜梅 |2013.06.23
1413觀看次
字級
圖/如地

結婚之後一直生不出孩子,歷經中、西醫的診治,卻說雙方都沒有問題。然而每個月的期待都落空,心中總有大事未成的惶惶然。終於決定採用試管技術求子之時,已是婚後第六年。

第一次因醫師估算錯取卵的日期,沒有成功;第二次似乎有著床卻又落空,失敗原因不明。金錢的損失尚可估算,身心的打擊卻難以用言語形容。

「為什麼?」很多個問號、好幾種質疑從心底深處跑出來,問題出在哪裡?難道今生真的沒有子女緣?

日子依舊要過。表面上沒什麼改變,工作,吃飯,睡覺,一日復一日,卻有說不出的沮喪和空洞。四個月過去了。某日,我的主治醫師來電了,他說,已經過四個月了,子宮已得到充分的休息,該回醫院再接再厲了。

醫師是先生的畫友,我知道他完全是出於朋友之間的關心,而不是業務的招徠。但我的心情很疲怠,失去之前的信心。但因為不好意思拒絕醫師的善意,所以我拖著沉重的步伐,再次搭交通車來到林口這家教學醫院。

作過例行的抽血、陰道超音波檢查後的這一天下午,我準備去搭交通車回台北。走過一條條醫院的長廊,就在距離候車處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櫃檯,一位義工熱情地向我招呼。原來是宣導器官捐贈的櫃檯,她正在號召大家填寫器官捐贈同意卡。

器官捐贈是人類「無緣大慈」的具體表現,當無形的神識脫離此世的肉身之際,還能捨讓出它最後的功能效益,幫助其他生命的改善或延續。每次我看到報導中器捐者和受贈者之間感人的故事,都不禁流下淚來。

已經往生的肉身,尚且能「捨」給他人利益,透過「給予」,而能在形體朽壞之前,接續不朽的再生價值。然而要「給」出自己再也用不到的肉身或臟器,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還是那麼地困難!

一個人一生中的數十寒暑,都在承受天地和眾人的供養才能存活;然而,又有多少人認真想過,自己能否「給」世間什麼?

而今我也在向上蒼祈求,請上蒼「給」我子女。在一次次祈求被給予的同時,我是否也曾想過,自己能給這個有情世界什麼?

我不敢侈言自己能給出很多,但是如果有機緣,我願意把我身後有用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我就是在十幾年前的那天下午,填寫下我的器官捐贈同意卡。

第三次的試管手術成功了,我擁有了一對健康可愛的男孩。我感恩上天慷慨的賜予,自此我把「給」當作自己生命價值的重要思考,也時時教導孩子「給」的美好心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