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在北美大地】 布魯克斯河的棕熊

林心雅 |2013.06.22
3503觀看次
字級
每年夏天鮭魚洄游之際,棕熊不約而同聚集於布魯克斯河。圖/李文堯、林心雅
棕熊「浮潛」,欲捉水中鮭魚,露出兩隻耳朵 和後腦杓。 圖/李文堯、林心雅
母熊是單親媽媽,獨力將小熊撫養長大。圖/李文堯、林心雅

小心,熊來了!

阿拉斯加的七月,溫度依然涼颼。我們一如往常紮營於布魯克斯營區(Brooks Camp),這依山傍水的湖邊,沒有柏油路,看不到一輛汽車,在卡特麥國家公園(Katmai National Park)近一百五十萬公頃的荒野區,此營區還算是比較開發的地方。

從營地到布魯克斯河嘴約一公里路程。河嘴有個看台,是得以近距離看熊的安全所在。想快步走到看台,執勤的巡山員突然向我們拉嗓急喊:「退後!快退後!有熊─!」定睛一看,前方橋端果然轉出一熊,沿河岸朝我們走來。

「小心,前面有熊!」發現自己蠻鎮靜的,不慌不忙後退,並轉頭警告身後的人。那熊個兒不大,不時仰起頭,高舉鼻子,似在辨識空氣中某種味道。牠大搖大擺向前踱,我們就得一步步往後退。

隔著安全距離,小心觀察熊的「下一步」。牠並不打算離開,在小徑佇足一陣,決定下水。只見牠潛身水裡,露出兩只耳朵和後腦杓,緩步游移,尋寶似的,不時抬頭換氣,繼續浮潛。尋了十來分鐘,突然作勢前撲,水花激濺,粗壯臂膀聳動一下,從水裡抬起頭,嘴裡已叼住一尾鮭魚,魚身還兀自掙扎顫動著。

「啊─!」周圍的人們目睹此景,都不禁發出一聲驚嘆。熊往這邊瞄了一眼,不理會人們大驚小怪,將一大尾鮭魚啣上了岸,津津有味吃了起來。吃完舔了舔嘴唇,似乎意猶未盡,再下水捕魚覓食。還好這位熊大哥漸行漸遠,警報解除,我們得以繼續前行,不然,在原地站著等牠一小時都有可能。

每年的武林盛會

棕熊(brown bear)是雜食性動物,像松鼠、水獺、刺蝟、小鹿、松雞等小動物,甚至莓果花草都吃。但就在眼前上演、活生生的「棕熊吃鮭魚」景象,卻是這國家公園最著名的自然景觀。

此區棕熊是北美陸地最大的肉食動物之一,與分布於阿拉斯加內陸的棕熊(grizzly bear)雖屬同種,但因每年夏天都有大量洄游鮭魚做為營養主食,相較下要肥壯許多。目前在這國家公園境內受到保護的棕熊,數量超過兩千隻,居世界之冠。

棕熊並非群聚動物,在阿拉斯加內陸,一隻母棕熊所需的活動空間為一百至四百平方公里,公棕熊則需七百至九百平方公里,以獲取足夠食物。那麼,為何每年一到夏天,布魯克斯河會變成棕熊聚集之地呢?

因為每年六月下旬至七月,會有上百萬鮭魚從西面太平洋的碧里斯托灣(Bristol Bay)返回布魯克斯湖,再溯回到上游溪床—牠們出生的故鄉傳宗接代,完成生命最後天職。

而布魯克斯河是通往上游的主要通道,無數洄游鮭魚,必須溯經這段二點四公里長的狹窄水道。數以萬計的洄游鮭魚自大海陣陣湧入布魯克斯河,就像高速公路車流遇上瓶頸而塞車,密集的鮭魚更大大提高了捕魚機率。原本特立獨行的棕熊為了美食,便像參加武林盛會般,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了。

盡職的單親熊媽媽

棕熊是單親家庭,只有媽媽撫育寶寶,絕無例外。棕熊交配季節在五至七月間,母熊受孕後,於隆冬一、二月在洞穴裡生下熊寶寶,一胎通常二到三隻。剛出生的小熊體重不及半公斤,全靠媽媽營養的乳汁發育成長。

母熊生產後便全心全意照顧小熊,不再和任何公熊親熱。春天剛出洞的小熊比較羞怯,緊黏著媽媽。一歲多的小熊較有主張,也是最可愛的時候。小熊要到兩歲多才斷奶,有的甚至被帶到三歲大。這就是為何母熊平均間隔三年才生產一次。一旦斷奶,母熊便開始接受其他公熊的追求,小熊就得獨立求生了。

每年嚴冬將至,無論公熊、母熊都會在附近山區挖掘洞穴,做為避寒之所,從十一月進洞睡覺便不再進食,靠著身體囤積脂肪過冬,直到翌年四月才出洞。換句話說,棕熊一年中有近一半時間待在洞裡;而在洞外半年多時間,牠們須吃下一整年所需食物,才能生存下去。

秋天是棕熊的關鍵進食期,牠們在此期間需補足所需能量,否則難捱寒冬。到了仲秋,牠們體重會達到全年顛峰,有時會比春天出洞時重上三分之一。據生物學家研究,此區成年母熊體重可從一百八十至三百二十公斤不等(內陸的成年棕熊平均僅一、兩百公斤重);同樣拜鮭魚之賜,布魯克斯河的公熊更可超過四百五十公斤,幾乎等於五個大漢加起來的體重,相當驚人。

熊才是真正的主人

到布魯克斯營區,一上岸,每位乘客都要到訪客中心報到。巡山員會規定每人看一段十餘分鐘的錄影帶。不論我們看過多少次,每次造訪必定要「重新複習一次」,再度認識此區棕熊,了解熊的行為習性,露營的人類該如何貯存食物;一旦遇到熊,又該如何隨機應變等等。

看完教學影帶的人會得到一枚特製別針,上面印著「卡特麥學校畢業生」,表示你已上過必修課。園方便用這種強制上課方式,事先灌輸正確觀念,教育人們對棕熊所須抱持的尊重態度。

不論何時何地,熊都有優先過路權(the right of way),一旦有熊走近,一律得迴避。人與熊之間,至少須保持五十公尺,若是母熊帶小熊,距離至少一百公尺以上。若撞見了熊,最忌諱是拔腿就跑,這樣反會激起熊追逐獵物的本能。適當的反應是高舉雙手以加大身形,或邊拍手邊低聲說話,同時慢慢後退。視線需迴避,不可兩眼盯著熊,因對熊來說,直視具有挑釁的意圖。

布魯克斯河的特別,是在原始荒野中,能看到棕熊自由來去。為了捕魚吃,牠們不但容忍其他熊的存在,還容忍人們的觀看。而最可貴的,是牠們仍能無拘無束「任我行」。在這裡,熊才是真正的主人,這也是讓人最感動的地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