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天龍八部去旅行 〈汲月集〉系列四 納西古樂—談生滅無常

賴明亮 |2013.06.22
1478觀看次
字級
匆匆送一個團友去民主路坐車先返林家客棧,又匆匆帶著五位胖金枝(納西語,意為美貌優雅的少女)過了小橋流水,穿出小巷,感謝佛菩薩安排,地陪小鄧赫然在焉。圖/賴明亮

段譽和虛竹兩人各說各的情人,纏夾在一起,只因誰也不提這兩位姑娘名字,言語中的筍頭居然接得絲絲入扣。

虛竹道:「段公子,佛家道萬法都是一個緣字。經云『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達摩祖師有言:『眾生無我,苦樂隨緣』如有賞心樂事,那也是宿因所構,方今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段譽道:「是啊!『得失隨緣,心無增減』!話雖如此說,但吾輩凡夫,怎能修得這般『得失隨緣,心無增減』的境地?」(第三十八回:金庸:天龍八部,卷八; 天山童姥 糊塗醉,情長計短)

文/賴明亮

匆匆送一個團友去民主路坐車先返林家客棧,又匆匆帶著五位胖金枝(納西語,意為美貌優雅的少女)過了小橋流水,穿出小巷,感謝佛菩薩安排,地陪小鄧赫然在焉。

月有圓缺示現人生

進了會場,聽到正在演奏白族的洞經音樂,心情不覺沉靜下來。舞台中央坐著帶著鳳翅、著納西古官服的東巴國寶。他擺首、仰頭,莫不合乎音韻節奏,尤其臉上帶著憨厚的微笑,不覺令人想到射雕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和郭靖。

他帶著年輕人一齊歌舞,因為不懂漢文,純以納西文來歌唱。翻譯者說其中一段是:「十二、三的月亮雖然不圓,但幾天之後就可見到滿月,十五的月兒固然皎潔,再過幾天也會有缺陷。人生就是如月亮般,有圓有缺。」

這些詞兒,一般人會當作老生常談,但由這樣一位令人喜愛的長輩,在載歌載舞中唱出,便特別有其攝受力。讓我想起淨空師父在說經時所談的「為人演說」之真正道理,乃在於自己修行有得之後,以自己處事示現,為眾人典範,而這一位老東巴之令人嘆服,是在於他那天真無邪的笑容和舉止。

樂團智者專注認真

「東巴」意為「智者」。樂團中有許多不惑老者端坐台上,表演時專心吹奏,停下時仔細觀察台上人的演出,沒有絲毫不耐的臉色,相信同一場表演,他們已經歷過無數次了,但每次總這麼專注和認真,實在令人折服,大不同其他的職業樂團。

納西人在麗江,東有漢族、南有大理白族、北有藏族,這種專注和投入或許是在憂患困頓之中煎熬過來的結果,在他們引以自豪的現存最古老的舞譜的表現上,配上的音樂,雖然用和漢人相仿的樂器彈奏,總是多了分悲壯哀愁的韻味。

在歌舞劇中,即使是爭戰得勝的一方,在慶祝典禮上唱誦的音樂,仍是在追悼兩方為戰爭失去生命的人,祈禱他們可以踏上祖先遷來斯土的道路回歸祖靈。聽來令人十分悲愴,眼眶都不禁紅了,就更不用說詮釋李後主的詩詞樂音時,觀眾不少人都在掏手巾。江水東流,流不盡滿腔惆悵,滄海桑田,天地既無完體,人世亦皆無常。

風雲變換世間無常

想起午後在黑龍潭中,裡頭的鯉魚、鯽魚等肥碩可愛,據說當地人認為池水是麗江的水源,魚兒是龍王的子孫,因此無人在此垂釣。然魚兒肥大,終亦有壽終的一日。

無論是昨日在大理古城中,或今日在麗江古城中,皆可以見到九六年大地震的痕跡;經典上傳述的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壞空,事有生住異滅,東坡居士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都是同樣的道理吧。

不僅如此,早上由大理發車往北行,見到蒼山的雲霧繚繞,加了山腰的玉帶雲;另一邊則是洱海的風帆點點和金光閃閃;道路兩側則是一望無際的黃金稻田,穗穗飽滿;真是人間仙境。

但不多久則烏雲四布,風起八方,未到麗江即已雨勢頗大。同樣的是,午餐時又日麗風和,而下午住店後去古城漫步時又見大雨傾盆,可見自然亦變幻無常。在事物生滅變異無常的婆娑世界中,我們如何為自己安身立命是值得深思的。

~麗江古城林家客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