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情愁——論娑婆有情

賴明亮 |2013.07.20
1315觀看次
字級
高山環繞中的麗江,景觀如畫。
傳說中的香格里拉,雞犬相聞,阡陌縱橫。
麗江古城,既有田園生活,也有城市魅力。
金沙江虎跳峽以湍急水流聞名。
作者夫妻合影於旅滇途中。

木婉清左思右想,只是傷心。--情網既陷,柔絲愈纏愈緊,她在無量山高峰上苦候七日七夜,於那望穿秋水之際,已然情根深種,再也無法自拔了。

只聽到轟隆轟隆,奔騰澎湃的水聲不斷傳來,木婉清萬念俱絕……順步尋聲走去,翻過一個山頭,但見瀾滄江浩浩蕩蕩的從山腳下湧過……

(第七回:金庸:天龍八部,卷二; 北冥神功 無計悔多情)

經過一夜調理,身況大有好轉,依大眾六時叫早,半早餐,七時發車,迅速朝麗江飛馳而去。車行不過二十分鐘,即見警車檔路。麗江中甸之間,公路柔腸寸斷,最低處淹水三米。大眾只好打道回旅館再作打算,趁著空檔,念《無量壽經》,作淨化呼吸,補了文章,還有時間打開電視,恰在播天龍八部中虛竹入主天山靈鷲宮逍遙派掌門人的那一段。

初始,是天山童姥為了閉關,好對付搶她情人的師妹李秋水,於是留下虛竹,教他天山一陽掌,以化解身上生命符咒,恰巧李秋水尋仇上門,虛竹想排開兩人打架,無意中盡得兩人之內力。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臨死前,才明白兩人喜愛的同門無崖子,其實喜歡最小的師妹齊御風,恍然知道為了一個並不愛自己的男人,居然成仇一輩子,活在恨意中糟蹋了生命,雙人盡釋前嫌,大笑而逝。

多情天地無情苦

這段故事,應驗了世間一句話:「借問世間情是何物,教人生死相許。」而世間情不單僅有男女情愛,本次出遊,見到鴻博、智鈴、慶雲、慶程一家人,和樂融融,天倫之情也實在令人感到溫馨。

天地自有情,但也諸多無可奈何之事,佛家所言:行苦、壞苦、苦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之八苦,其中就包含了愛別離和怨憎會,而何以去苦得樂?如以李秋水和天山童姥一事為例,一直到大去之前,才明瞭自己所愛的人其實心有他屬,且已成婚。

讓自己一輩子長懷妒恨,處心積慮,莫不以去除對方為最大考慮,則再有錦衣玉食,一定也心不安甘甜。淨空師父曾說,當一個人活在瞋恨之中,再好的錦繡美景也如地獄一般,只因為無法解怨,所以「火燒功德林」,任何的修行都無法成就。

以景應事感觸深

總結這回出遊,感恩鴻博、智鈴伉儷之細心籌畫,十七位善男子善女人的相互扶持,得以順利歸鄉,實是自己之福分。沿路風光明媚,猶賴小邵、小李、小鄧及卓瑪的開道解說。尤其於金沙江水漲,中甸麗江水淹三尺之時,透過程董的妥善安排,方得不露宿荒山野外,十分感激。在下了玉龍雪山,手不慎小傷,更要謝謝小鄧、興星、智鈴的陪伴和協助。

天龍八部改拍的影劇,看過兩次,總不如細細詳閱原著。金庸先生精通儒道釋三家,在引文中可見一斑,愈讀愈是佩服。最要謝謝興星不辭辛苦背了一套好書,在旅途中可解等候舟車之無聊。感恩之餘,逐取眾團友大名,譜成一詞,盼眾善男子善女人康安順利,阿彌陀佛。詞曰:

鴻博慶雲出智華,韋嘉智香現美娥

秀蘭淑瓔並明亮,慶程智鈴皆興星

碧宇佩玲顯秀美,青珊玉蕊示秋敏。

午後‧於香格里拉觀光大酒店

(本系列結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