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地方要聞版日前有一則南部觀光業的新聞,主要是說今年五月一日上路的陸客優質團,一直到現在都很少成團來台過,因為限制多、成本高,導致國內的旅行社承接的意願也不高,南部的觀光業者大吐苦水,希望政府能提出有效的對策。
再對照前日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所舉辦的新書座談會所提到的:中國大陸近年來對台灣以商逼政,用外交孤立台灣,再用經濟手段加深台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在台灣之前,就已經有了不少的前車之鑑,為何台灣還是只能走這步棋?
拿鄰近的日本來說,六月份日本內閣會議上確認的二○一三年旅遊白皮書內,特別提到了要採取避免依賴特定市場,這是因為早些時間的釣魚台事件,讓一度比重較大的大陸旅客大幅減少,於是,日本內閣會議確認的二○一三年旅遊白皮書,便擬定了二○一六年時要將東南亞遊客量提高到二百萬人次,約為現在的一點五倍之多。
世界之大,為甚麼台灣只能把目光鎖定在大陸?所謂的優質團,為何只是鎖定陸客?若要真的賺觀光財,何不專門設計有特色的高檔行程?台灣特有的鳥類或百岳,都是可開發VIP豪華行程的台灣特色,可以設定真正有消費能力也想體驗不同旅遊滋味的他國客層。
只為了讓熱門景點不壅塞,便減少來客數,這樣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跟前些日子某位高官所言的「有毒就不要吃」有啥不同?這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正因為這些熱門景點可以吸引觀光客,更要想出好的配套措施,才能賓(遊客)主(業者)盡歡。
假若這些熱門景點分為上午跟下午兩個梯次入園,其他時間則是旅行社推薦自己的私房景點給遊客,或許能產生令人意外的火花。
希望台灣能規畫對自己有最大效益的政策白皮書,而不是老是被別人牽著走。
艾琳(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