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台西國小在校內打造蚵棚,讓學生了解牡蠣的生長過程,打造校園特色。
圖/姜宜菁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台西鄉生產牡蠣占全台二至三成,台西國小為了讓學生瞭解牡蠣生長,日前與地方耆老在校內搭設蚵架,還擺放膠筏,營造養蚵的環境,同時配合教材,寓教於樂。
「你們知道牡蠣怎麼採收嗎?」學生圍在蚵架旁滿臉問號,台西校長戴進隆利用蚵架,仔細解說,地點就在校園內。戴進隆指出,台西鄉民靠海吃飯,生產的牡蠣占全台市場兩、三成,蚵苗輸出更高達三分之二;四十年前台西居民划船到外海顧蚵架,小孩子也要分工。但隨著海域環境變遷,現在漁民改為巡蚵架,小孩鮮少接觸、瞭解牡蠣的生長。
學校原先為了讓學生瞭解在地產業,配合教材,先是在學校學習串蚵殼,再分批載著學生到海岸邊看,但經費高又有危險,有時遇到漲潮,無法近距離觀察;戴進隆與耆老們討論,利用校園的空地,打造牡蠣的生長環境,以懸吊和平掛式為主。
除了蚵架,校方還找來膠筏,讓學生瞭解牡蠣從生產、採收到販賣等過程。搭配校園的蚵貝裝飾,營造海洋風,變成校園特色,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