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萊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應超擁有十二年的證券投資研究分析經驗,五月中旬出爐的機構投資人雜誌票選,他再度拿下「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最佳分析師的殊榮。他說,成功的第一祕訣不是讀名校,而是英文和中文都要精通。
楊應超說,自己的英文本來很爛,後來移民到美國,透過上課、打工和參加社團訓練,才漸漸流利起來。「如果無法透過英文書寫和表達,展現自己的優點,再優秀的人才,別人也看不到。」再來就是表達能力和專業能力,要趁年輕的時候,把基礎打好。
雖然運氣在求職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但求職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因為機會不會落在準備不充分的人手中。要做好準備,就是常常檢視自己的工具箱,永遠讓工具箱裝進新的工具。他也建議年輕人出國留學或打工度假,培養國際觀。
楊應超說,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一心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一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他認為,人生苦短,要做就要好好做,而且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熱情就會做得好,做得好,錢自然會來,老闆就會賞識。就算老闆不賞識,也會有人來挖角。
楊應超在美國艾森哲企管顧問公司任職時,曾領到一本「經營職場生涯訣竅(Tips for Managing Your Career)的小冊子」,內有經營職場的「十二條金律」,包括「盡量讓自己的表現讓大家知道,這是建立職場競爭力的重要籌碼,千萬別羞於表現自己」、「本著共同目標、公司利益及自身能力,與長官建立良好的和諧關係」、「時時學習並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並保持目標清晰明確」。
到現在,他還是把「十二條金律」視為珍寶,隨時帶在身上,提醒自己要正面思考,墊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