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台灣之愛 記紅十字會斯里蘭卡穆拉蒂舞援建房舍落成完工

陳長文 |2013.06.14
926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長文終身義工

二○一一年八月,我以紅十字會會長身分前往斯里蘭卡訪視二○○四年南亞海嘯災後由台灣在可倫坡援建的項目,斯國紅會會長接待我時,提及因為斯國內戰近年內才結束,受內戰影響的東北地區非常需要災後重建,當下我決定調整行程,在斯國紅會的安排下搭乘軍用直升飛機前往東北部大城基里諾克奇(Kilinochchi),探訪經歷近三十年內戰以及海嘯雙重破壞下,當地居民生活的情況,並評估台灣紅十字會可提供的援助。

斯里蘭卡自一九八三年爆發內戰,東北地區是「叛軍」「泰米爾之虎」的重要據點,也是南亞海嘯的重災區,但因內戰方殷,除了國際紅十字委員會(ICRC)和極少數團體可以在當地提供人道救援外,外界的物資無法進入。一直到二○○九年五月政府軍在叛軍的大本營穆拉蒂舞(Mullaitivu)擊斃叛軍首領,宣布內戰結束,政府才開始向各國爭取重建資源,但這已是南亞海嘯發生七年之後。

我眼見戰後的蕭條,商業活動極少。稍有能力的居民嘗試著一磚一瓦重建家園,能蓋多少算多少,殘破的鐵皮屋和木屋也成為遮風避雨的居所,對他們而言,可以重返家園、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比什麼都滿足。雖然我和居民僅是簡單的言語溝通和短暫的眼神交會,他們單純堅毅的表情,卻令我無法忘懷。

返國後,台灣紅十字會決定運用南亞專案的結餘款,通過新增計畫,在斯國的基里諾克奇和穆拉蒂舞兩地援建五十八戶房舍以及兩所學校,房舍重建包括住戶所需的生計、供水、衛生與醫療需求;校園重建則包括教師宿舍、學生用品以及獎學金等計畫。

今年五月底,由台灣援助的五十八戶房舍完工了。每一個住戶背後都有二、三十年顛沛流離的困頓生活,經歷過生離死別難以撫慰的痛。有的因為一起逃難,相互扶持,而結為夫妻;也有從年少時期開始逃難,重回故鄉時已身為人母,而現在孩子的年紀就跟自己當年逃難時一樣,回想當時的景象,不勝唏噓;還有一位在烽火中長大,二十四歲時又被砲彈擊中,傷勢嚴重,在無法醫治且必須逃難的情況下,他的父母親不得已把他交由戰區的無國界醫師組織收留治療,並被安置在紅十字會庇護所內,他幸運地存活了,但瘦小的軀體上有一處處被槍砲穿過以及手術縫合的痕跡,看了令人心疼不已。這些故事在在說明戰爭對他們的影響是全面性、甚多隱性無法描述的傷痕,訴說著人民在戰爭中付出的代價。對這些居民來說,活著就是最大的幸運,能夠活著重建家園更是無比的感恩,現在他們最在意的是如何支撐家人的溫飽。

雖然筆者看過很多災難,但對於戰爭的破壞最感到無奈,也最無法釋懷,畢竟相較於人力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戰爭這種人禍是絕對應該避免的。三十年,可以讓嬰兒從出生長大成人,三十而立;讓一片沙漠變成高樓林立、往來頻繁的綠洲;但是戰爭三十年,讓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停滯不前。以斯國東北地區來說,誠如紅十字會國際聯合會派駐斯國的代表所指出,復原重建工作,雖然已經歷了四年,仍在起步的階段,還需要更多的資源挹注。重建對斯里蘭卡東北地區的民眾而言,是一條漫長的路。

很高興台灣紅十字會在斯國穆拉蒂舞地區援建的房舍已落成完工入住,給居民安身立命溫暖的家。此外,台灣紅十字會在基里諾克奇的學校援建也已動工,年底也可有令人期待的進度。總之,台灣援助斯國受內戰、海嘯雙重摧殘地區計畫的規模無法和七年前海嘯發生後不久的金額比擬,但能夠幫助歷經戰火和海嘯的斯國人民,筆者確信當年捐款義助南亞海嘯的台灣善心人士會感到欣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