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火車站旁中山人行陸橋一處彎道橋段,前天上午十一時許突然翻轉斷落,壓毀下方火車站內的電纜線,造成月台電纜線損壞,這起重大意外雖未造成重大傷亡,只有一路過女子摔落月台,診斷有暫時性意識喪失。
市民議論紛紛,認為不能等閒視之,當時如果正好有班列車經過,後果不堪設想,民眾要求市府和鐵路局深切檢討,亡羊補牢,以免類似情況再發生,造成難以彌補的悲劇。
意外發生後,基隆市政府及台鐵各有說辭,基隆市府工務處長李銅城指出,陸橋老舊,加上近日地震,造成橋梁重心偏移、扭曲,扯斷舊的鋼纜,才會翻轉掉落。
台鐵則表示,陸橋由市政府負責維修,強調台鐵也是「被害人」,會要求基隆市府釐清斷橋原因,不排除向市府求償。因非歸責於台鐵,旅客無法獲得賠償。言下之意,都把責任推給別人。
市府、台鐵極力撇清責任,問題是這座老橋已近四十年,市府、台鐵都知道,橋上橋下人來人往,安全當然重要,理應隨時隨地注意安全狀況。
基隆是北部重要港市,雖然幅員不大,早年船舶進進出出,商家雲集,各國商旅絡繹,繁華繽紛盛況,少有都市能比。近年來給人有沒落的感覺,死氣沉沉,市容老舊,公共建設頻出問題,與新興都市相比,有如白髮宮女,垂垂老矣!是少數「不進反退」的城市,到底是領導人無方,還是市府團隊無能,值得深切檢討。
政府與各級民代也不能卸責,應嚴加督促,共同努力,利用基隆港都優勢,徵求有創意的人才和團隊,重新規畫,重新出發,讓基隆重現生機,重現新機,否則既使與大台北合併,也會邊緣化,會沒落成北台灣的後院。
喜壯(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