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泱汀
「哈哈哈!」什麼事讓琪琪笑成這樣啊?只見她拉高分貝、手足舞蹈的笑著呢!「哎呀!我的氣質小孫女,怎麼笑得這麼無大無才啊?」好奇怪的一句話哦!琪琪放下故事書,問阿媽:「什麼是無大無才啊?」阿媽說:「無大無才就是說妳笑得太誇張了,女孩子要學著優雅一點。」琪琪不以為然的說:「阿媽!你真的是古早人耶!好笑就要笑出來,幹嘛憋著啊!不然你自己看啊!」阿媽拿起故事書一看,也笑出來了,琪琪馬上說:「看!阿媽自己也笑了吧!這個笨漁夫,竟然請貓咪顧桶子裡的魚,結果他在前面釣魚,一群貓咪接力偷魚,當然愈釣愈少囉!」阿媽笑著說:「呵!這就叫做『請鬼拿藥單』,所託非人啊!」
在台灣的語文世界裡,經常會用反諷消遣的字句,來點破一個道理,「請鬼拿藥單」就是這一類的俚語,表面上的故事是說,古時候的人生病,會請大夫到家裡把脈後開立藥方,病家再依藥方到藥房抓藥回來煎藥,如果家裡沒人手,只好委託外人跑一趟,但萬一不幸託負到「鬼」的話,那可就要人命了。
這句話也點出一個情況,就是我們很容易信任身邊的人,但是不是每一位都可以當成密友呢?答案是未必。因為人有各種欲念和私心,如果道德失了準則,就可能因為利欲薰心而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很多人都以善念來待人,不喜歡猜測別人的心機,因而忽略了風險,最常見的就是老闆被員工挪用公款,或遭親近的人監守自盜等。委託不對的人幫忙,恐怕是愈幫愈忙,說不定還會因此傷害自己,所以,雖然我們不該以惡念來看待眾人,但防人之心還是不可無呢!
(本單元同步於本周日的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鄉土戀真情」趣味台灣話單元播出14:0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