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教育 的守護者! 緬懷袁凌雲先生 文/阮錦明提供 |2013.06.02 語音朗讀 32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袁凌雲先生常說:「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燦爛」,要「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做到老、活得好。」 圖/阮錦明提供 老人社會大學副校長袁凌雲(中)及校長潘維剛(左)、阮錦明(右)一起合影。 圖/阮錦明提供袁凌雲接受台廣美好時光訪問 圖/阮錦明提供 文與圖/阮錦明提供 袁凌雲先生告別式已於昨日在台北一殯舉行完畢。 袁凌雲伯伯,是老人社會大學催生之父、是內政部祥和社會計畫「志工服務運動」催生之父、更是「青春不老運動催生之父」! 袁伯伯賢內助姜美琴女士,台灣新竹人,育有二女一男,兒女全都從事網路事業,小兒子宗安住在美國,大女兒宗萍及二女兒宗莉均已婚,都住在台灣。以下是邀約袁伯伯的兩位女兒,追憶父親的過往。 父親生於民國十三年,畢業於北平清華大學。民國三十九年隻身由大陸來台,曾先後於台東中學、高雄工業職業學校、台北輔仁大學及銘傳商專執教。早年曾於新加坡、越南、香港、台灣等地經商,致力於紡織工業建設,為本省實業界年輕的企業家。 六十歲退休,曾定居於美國,後來感觸西方文化與東方生活的差異,便返回台灣定居。創辦「老人社會大學」的緣起,是由於回台後,曾於台北市長青學苑報名四書、五經、英文等課程,但是,民國七十八年長青學苑的課程,改採抽籤方式決定錄取名額,父親與其他幾位好朋友都沒抽中。 失望之餘,便與在長青學苑認識的空軍退役上校鄭永焜先生,及對老人學很有研究的文化大學教授姚榮齡先生,於民國七十八年六月至八十年三月在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開辦了三個月一期的「老人大學班」。 八十年四月,文化大學大樓拆遷改建,老人大學班被迫取消。他們不願讓這個組織就此解散,於是成立「中國文化大學老人大學班同學聯誼會」,在台北社教館國際會議室找到場地,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來演講,有律師、宗教領袖或藝文界人士。 父親四處奔波募集老人社會大學的經費,曾獲贈周聯華牧師的墨寶:「燃燒自己,照亮老年人」,至今仍珍藏於家中。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到八十三年六月間,曾在陳沼濤文教基金會提供的場地,創辦「中華遐齡學園老人社會大學」,前後招生七屆,人數超過一千餘人次。 父親最為感念的是,在民國八十一年結識的現代婦女基金會負責人,當時為台北市議員的潘維剛女士,在潘女士的幫助之下,老人社會大學每月的場地費用得以維持。承蒙潘女士多方奔走,結合關心老人之政府官員,各界專家學者及熱心人士,共同組成「中國老人教育協會」並附設「老人社會大學」。開辦至第二十三屆,時計有二十校區,一百個班級,高齡學員多達二千一百二十一人。 父親於老人社會大學的付出,是以站在同為銀髮族的立場為出發點,因所有工作都由義工承擔,義工的主要來源是老人社會大學的學員,在幫助老人的同時,也修練了自己的脾氣。 父親常說「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燦爛」,要「活到老、學到老、玩到老、做到老、活得好」,父親在老年時學電腦、學上網,好學的精神,完全不輸給時下年輕人。 父親的老年生活多采多姿,曾參與過無數的電視廣告、單元劇、談話性節目拍攝,讓父親的老年回憶,充滿了活潑色彩!在老人社會大學期間,多次帶團與對岸老人大學交流。父親常說:就讓我在有生之年,多為老人做些貢獻吧! 前一篇文章 想您 下一篇文章 人間行佛系列--滴滴珍貴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生命畫語】克服未知的恐懼 感謝您為我們 撐起這片天找回與人互動的溫度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雨豆樹下父親未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