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浸水再切片煮 可排出添加物

 |2013.06.02
11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黑心食品查不勝查。學者說,口感Q彈又不易煮爛、顏色太白,可能不是真材實料。加工食品煮前先浸水半小時,切片烹煮,增加受熱面積,有助人工添加物溶出。

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食物分真食物和假食物。假食物中,有的雖非真材實料,例如用魚漿、花枝充當鮑魚,但畢竟也是食材,不至傷身;但有些則利用化學品,調配出任何想要的香味、顏色、口感、濃度,這種假食物就會傷身。

吳家誠說,消費者喜歡Q彈口感,造就不肖業者使用順丁烯二酸酐化製澱粉,流入粉圓、芋圓、地瓜圓、豆花、粉粿、粄條、肉圓、黑輪、蚵仔煎、裹粉的炸雞等夜市常見美食。

吳家誠指出,其實連做為主食的米粉、冬粉也有摻假,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在製造米粉時大量使用玉米澱粉,用玉米粉、麥粉調合後加入黏著劑製造冬粉。

該怎麼辨別挑選呢?他說,純米粉烹煮呈現天然米色,口感帶有米天然的黏性;不純米粉不是太黃,就是太白,煮過之後成透明色,吃起來比較彈牙。

至於純正冬粉帶點淡米色的綠豆仁本色,煮過變透明,煮久變糊;不純冬粉顏色比較白,下鍋烹調時,水是水,冬粉是冬粉,根根分明,久煮不會變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