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已故畫家黃歐波十六年前集合台灣膠彩畫家菁英創立綠水畫會,每年巡迴全國展覽,對推廣膠彩畫功不可沒,第二屆「綠水賞」畫展在桃園縣長流美術館展出至二十九日;畫會會員昨天歡度生日,期許更多新人或以其它媒材創作的畫家投入。
綠水畫會長賴添雲說,膠彩畫是以礦物、植物原料、動物膠敷彩的膠彩畫,在唐宋傳入日本後,直到民國初年,才由台灣的前輩畫家從日本傳回台灣,因顏料成本昂貴,加上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情結,國民政府並不鼓勵,初期習畫者極少,直到黃歐波創立綠水畫會,讓畫家有創作的舞台,各大學美術系直到十年前才開設膠彩畫課程,漸漸普及。
長流美術館長黃承志是黃歐波之子,他說,膠彩是以膠為素材媒介,有色彩豪華、典雅、不易褪色的優點,膠彩畫最遠可溯及六千年前彩陶文化時期,先民已知道用大量的礦物質或土質顏料調入獸脂,畫在陶器表面,到了唐宋,礦物的使用已達五彩繽紛的境界,並傳至韓國和日本;在日據時代末期,台灣的膠彩畫從萌芽到茁壯,漸取代傳統的水墨畫,成為台灣美術界一大特色。
「綠美畫會,可用『保育類』畫會來形容!」,前會長詹前裕昨天在生日慶有感而發地說,開辦「綠水賞」畫展,是解嚴後台灣膠彩畫界的歷史性大事,因為這是台灣自光復以來民間團體以膠彩為單項的首次全國性徵件畫展,此次展出五十四幅精選畫作,畫會克服萬難舉辦畫展,希望帶領創作者走入更寬廣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