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審定「一字多音表」,版本一改再改,從來沒有統一過,治絲益棼,反增加師生讀寫困難。
讀音問題層出不窮,曾有家長投訴,希望教育部能統一正音,只因尾巴該念ㄨㄟˇ 或ㄧˇ,如此折磨中小學生,看在大人眼裡,確實心疼。
最近又為蛤「蜊」該念ㄌㄧˊ或ㄌㄧˋ、肉「燥」念ㄙㄠˋ或ㄗㄠˋ、「莘莘」念ㄕㄣ或ㄒㄧㄣ、「骰」子念ㄊㄡˊ或ㄕㄞˇ,造成母親和孩子爭執不休。
許多讀音都是約定俗成,依照時空所產生的音律,配合地區發展出特殊的用語,只要聽得懂,達到溝通目的,又不脫離本義,無需太計較。
如滑稽的「滑」應念ㄍˇㄨ,社會普遍念ㄏㄨˊㄚ;「拚」命ㄆˋㄢ非「拼」命ㄆㄧㄣ;妊娠音ㄖˋㄣ ㄕㄣ ,一般念ㄖˋㄣㄔˊㄣ;「骰」子念ㄊㄡˊ或ㄕㄞˇ,是地區讀音不同,台語音「豆仔」,北京話念「色子」。
又如「癌」症,應念ㄧˊㄢ,一般念ㄞˊ;潛水「艇」應念ㄉㄧˇㄥ,一般念ㄊㄧˇㄥ,韋小寶的韋念ㄨˊㄟ,一般念ㄨˇㄟ;本村是柳仔林,念宰或子都可以,和歌仔戲、牛仔褲一樣,發台語ㄚ的音,不管ㄗˊ或ㄗˇㄞ,代表相同事物。
語音用法因時代趨勢應運而生,不適用者會自然淘汰,將日常用語和課本脫鉤,聽說和讀寫無須偏廢,重點在大家都聽得懂。
教育部為了避免一字多音傷和氣,預計明年六月彙整,訂出新版本。
唯訂正時應小心謹慎,讀音應有統一標準,切忌版本不一,前後矛盾,造成老師教學困擾,學生和家長無所適從。
陳天靖(台中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