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7N9的李姓台商(右)昨日康復出院,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左)與醫護人員準備蛋糕為李先生慶祝重生。圖/林澔一
【本報台北訊】經過三十五天治療,國內第一例境外感染H7N9的李姓台商昨天痊癒出院;一般用來治療風濕免疫疾病的抗細胞激素藥物,成為李姓台商被從鬼門關前救回來的關鍵。
台大醫院昨日特地買了蛋糕慶祝李姓台商重生;對於能夠治癒目前全台唯一的H7N9禽流感病例,台大醫院醫護團隊十分自豪,患者自己也十分高興。
李姓台商四月初從中國大陸蘇州返國後,十二日就出現高燒症狀,二十日因胸部X光出現兩側肺部浸潤,當天緊急轉往台大醫院住進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期間,李姓台商一度須使用葉克膜,此外,他還得陸續克服肺炎、敗血性休克、洗腎、抗病毒藥物出現抗藥性等難關。
這次李姓台商病情能轉危為安,除了持續投予兩倍劑量的抗病毒藥物,首次使用抗細胞激素藥物也是關鍵之一。
過去SARS與H5N1禽流感經驗,病患多死於器官衰竭,體內病毒量反而不多;醫界普遍認為,新興病毒容易過度活化免疫系統破壞自己器官。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江伯倫日前就曾提醒,H7N9可能也會導致類似的「細胞激素風暴」。
台大醫院副院長張上淳指出,確實在李姓台商身上看到類似情形;這類抗細胞激素藥物的適應症是風濕免疫疾病,主要用來抑制體內免疫反應,「當時我們也沒有把握能把他拉回來」。
治療團隊在徵得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首度使用抗細胞激素藥物治療禽流感再配合類固醇,終於讓李姓台商病情好轉。「這是我們醫療團隊首次嘗試,中國大陸的科學報告沒有發現類似的治療模式。」張上淳也補充,雖然成功治癒,這只是單一個案,仍不確定是否可以做為未來治療H7N9的準則。
張上淳表示,這次能夠治癒的主要關鍵還是在於病因明確,才能對症下藥;同時,病患感染後體內就有抗體,醫療團隊做的只是協助免疫系統自己度過難關。
「我的身體現在感覺很好,謝謝大家的關心。」李姓台商昨天首度公開露面,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他,體重足足掉了十五公斤,顯見這一個月來的抗病之路十分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