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景觀大師計成著有「園治」一書。大師有言,善借景者,雖立方寸之地,可得天地之大。又言,借景之法,有鄰借、遠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等手法。此類手法,見諸於世界最知名的濱海旅館,如日本的加賀屋及姐妹館等等即是。
是以,旅館當善營空間手法及產品內容,納景放景,臨山近水的無接縫法則,可免與法律抵觸,又可傲笑群倫,躍居世界等級。何不為之?
日本能登半島的加賀屋是一家國際知名的百年旅館,年復一年,屢得日本百大旅館評比首獎。濱洋旅館臨窗借景,遠山近水盡入訪者眼前,室內曲水環景,與窗外山水呼應,牽動旅客情懷。
國內旅店佔用國土之例,比比皆是。此風斷不可長,為己營利之私,圈地劃宅,造成美景片斷,何苦如此?
數百年前,日本有一位小旅店的第十六代傳人,名為佐騰勘三郎。他傳接家業時諸事不順。佐騰勘三郎遂苦行四十八天,到達紀洲高野山,乞求神明庇佑。紀洲高野山是聖僧空海大師,遣唐返日後,當時的嵯峨天皇為聖僧起造的道場,是日本密宗的第一個傳道所。
嵯峨天皇乃日本第五十二代天皇,在位時間自八○九年至八二三年。他居位期間力行唐化,舉凡禮儀、服飾、殿堂建築一直到生活方式,皆仿。然嵯峨天皇不戀權位,喜寄情於琴棋書畫,徜徉山水之間,是位無為而治的君主。他迷戀漢學,詩賦、書法、音律都有相當的造詣。佐騰勘三郎到達紀州高野山時成,約在十六世紀末。
佐騰勘三郎在回程時取得一盞燈火,他將燈火延點至旅館大廳的四方形地爐裏。在日本的傳統的建築中,地爐就是客廳的中心。佐騰交代家人,火種萬萬不可熄滅,則家業可保代代榮華。如今已過四百餘年,火種形同聖火,未曾熄滅過。佐騰勘三郎傳下來的這家旅店,號「佐勘旅館」,如今是亮眼的世界級旅店,是繼擁有世界歷史最悠久(一千三百年)頭銜的法師旅館之後,另一家千年之宿。
旅館經營有道,小小燈火,即可溫暖來客心、傳遞主人情,更可續千年情懷,容傳百年家業。上承君恩,下導民智,左受佛旨,右施法意。
山精水靈皆護持,屋安宅寧財神至。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