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參加了一個研討會,會中有位學者提到這些年來的宗教案件大多不了了之。一方面我們同意台灣宗教的自由,但另方面,我們也感到台灣在「自由」的外衣下,很多事令人覺得很無奈!就這樣,讓我想起好些年前的宋七力案。宋七力會不會分身呢?在廿一世紀的民主台灣、法治台灣居然還有這樣的問題,這可也是台灣奇蹟。特別是曾經做為台灣第二個院轄市的某前市長與夫人居然相信宋七力會分身,而且認為這會分身是很重要的信仰事實,這豈能不說是台灣奇蹟。
其實,宋七力會不會分身根本不重要,而是在佛教信仰極為盛行的台灣,居然還認為會分身那麼重要。其實,如佛陀說法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以音聲求我,以色相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段經文,在台灣每天不知要被唸誦幾十萬遍,居然大部分人視而不見,對之不甚了了。其實,不要說是宋七力的分身,即使是佛陀的分身,真有其實的分身,依佛陀的教理來說,若以分身求之,這仍然是「人行邪道」,是無法見得如來的。
這段話要說的是:佛陀之教是「智慧的開啟」,而不是「權威的依附」,引人進到權威的依附,而遠離了智慧的開啟,這當然是人行的邪曲之道,怎能讓智慧如其自如的彰顯,怎能讓人明心見性,怎能讓人回到自家身心呢?
佛陀逝世圓寂前,弟子們問今後當如何,佛陀答以當「以戒為師」,什麼是「戒」呢?《楞嚴經》有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身心收拾,寧靜歸一,這就是「戒」,而這樣的收拾精神,才能進入「定」的狀態,而這樣的「定」,才能真實地讓「智慧」開顯出來。
其實,佛陀要說的不在「分身」,不在「本尊」的區別,而是要說個「無我」,正因為「無我」才能「同體大悲」,正因為「無我」才能「悲智雙運」,正因為「無我」,才能「真空」,有這樣的「真空」,才得「妙有」。
拜託!拜託!不要再吵「有沒有分身」,而應正視:「以分身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