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太空境 再造地球

 |2006.11.17
573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未來,火星可望成為第二個地球。美國圖森市亞利桑那州大學工程系學生里格爾‧沃伊達有個新發明,在火星軌道上設置三百個用反光材料製成的氣球,排成一字形,形成一面長、寬各一點五公里的「超級鏡子」。可把太陽光反射到火星表面約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使該區域內的氣溫上升到攝氏二十度,屆時人類和植物都能有第二個家。

里格爾指出,一旦溫度達到二十度,將給火星探險帶來三大好處。第一,登陸火星的太空人不再穿沉重的隔熱太空服。第二,反射到火星表面的陽光還能使太陽能電池板充電,讓太空員獲得源源不斷的「免費」電力。第三,溫度升高可使火星表面的冰融化成珍貴的液態水,可供太空人飲用。

沃伊達稱最終目標是,在火星軌道上每隔九十公里就設置一面這樣的「超級鏡子」,環繞整個火星。太陽的光和熱使火星南極的冰蓋融化,在火星表面製造溫室氣體,或讓飽含氨氣與甲烷等溫室氣體的隕石大量墜落到火星表面,將酷寒的火星平均溫度上升至冰點,有助於植物生長,而植物的大量繁殖生長能產生足夠的氧氣。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後,陽光將照射到冰冷火星的每個角落,讓火星有適合人類呼吸的大氣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