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報偏鄉 林青霞、趙詠華捐念珠

郭書宏 |2013.05.09
2501觀看次
字級
林青霞把之前常佩戴的茶晶念珠捐贈出來。圖/妙願、杜荷、趙詠華提供
唐美雲也捐了一條碧璽念珠。圖/妙願、杜荷、趙詠華提供
趙詠華手上的這串念珠,有她與瓊英‧卓瑪的深深祝福。圖/妙願、杜荷、趙詠華提供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發揮愛心響應偏鄉讀報教育,名人林青霞、唐美雲、沈海蓉、趙詠華、劉若瑀等都捐出心愛的念珠,在明天起登場的台北國際素食博覽會中義賣,琉璃工房藝術總監楊惠姍也捐出一尊〈圓滿隨身─阿彌陀佛〉,成為展場焦點。

〈圓滿隨身─阿彌陀佛〉是楊惠姍以高雄佛光山「大雄寶殿」的阿彌陀佛法相為本,以琉璃脫臘鑄造法恭製而成的隨身佛寶。多年來,她雕塑無數的佛陀、菩薩,一尊一尊法相各異,然而她心中牽念的只是「慈悲」。

楊惠姍心裡的佛,是隨身的佛,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佛,是處處平安的佛,祈願人人平安、吉祥處處,祝福一切事、一切人皆圓滿,是楊惠姍的心中大願,這是〈圓滿隨身─阿彌陀佛〉的慈悲佛願與概念。

歌手趙詠華所捐贈的念珠背後,也蘊含一段與她與尼泊爾比丘尼阿尼‧瓊英‧卓瑪 (Ani Choying Dolma)結緣的故事。

曾發行過十餘張藏語與梵語冥想音樂專輯的瓊英‧卓瑪,從小就在知名禪修大師烏金仁波切身邊學習、唱頌及修行。幾年前,趙詠華逢遭逢婚變,深陷憂鬱與躁鬱的低潮,偶然間聽到瓊英‧卓瑪的音樂,其沉靜淳實的吟唱,振動著趙詠華的靈魂深處,深受感動。

「聽到他的佛教唱頌,我感覺這聲音,像是上輩子、上上輩子,就已經聽過那般熟悉。」趙詠華說,或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她夢見與瓊英‧卓瑪前世是因戰亂失散的好友,相約來世將再續前緣,夢醒後她暗自許下心願:「希望有天能以音樂與瓊英‧卓瑪結緣,且要當面向他道聲感謝!」

因緣果真不可思議,瓊英‧卓瑪去年四月受邀來台演出,趙詠華透過風潮唱片協助,與瓊英‧卓瑪會面數小時,兩人就音樂理念、如何用音聲傳正法交換意見;當她得知師父在尼泊爾製作音樂的環境艱困,趙詠華更發心允諾,台灣許多音樂人都頗具善心,未來可透過跨國合作音樂,讓更多人有機緣參與的音樂弘法。

會後,瓊英‧卓瑪為感謝趙詠華的一念誠心,結緣了一串念珠、一把來自故鄉的泥土,象徵著來自尼泊爾最根本的生命能量。

趙詠華知悉今年台北國際素食博覽會將義賣念珠,作為推廣讀報教育的基金,她毫不猶豫布施這串對她意義重大的念珠,捐出前還誦念了一百零八次的觀音聖號,「施比受更有福,這串念珠有瓊英‧卓瑪與我的深深祝福;從念佛到行佛,就讓它發揮最美好的正向力量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