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就讀國小四年級的女兒回家後,告訴我學校要舉行「閩南語歌謠比賽」。因為全班一共有三十位同學,而老師沒有辦法一個個幫同學穿戴道具和整理儀容,所以,特別請孩子們回家後徵求家長的意願,看看有沒有人可以自願到校幫忙協助。
隔天一大早,我就到班上和其他同學的媽媽一起分配好工作,希望能為老師多盡一些心力,也幫這些可愛的孩子做好比賽前最佳的準備工作。
比賽結束後,女兒卻告訴我:「媽咪,老師說妳們這些到校的家長都是『家庭主婦』,因為每個都『很閒』,所以才會有空來幫忙。」我聽了當場傻眼,難道媽媽是家庭主婦,就代表每天都閒在家裡沒事做嗎?當時我實在是為老師的言語感到納悶與困惑,但我先沉住氣,問女兒如何回應老師的話。
沒想到女兒微笑地說:「老師,我媽很『甜』,我媽一點都不『鹹(閒)』!」
聽了女兒雙語又俏皮的回應,剎那間我心中的不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從這件事之後,我也試著學會對不同觀念的人所說的話,盡量採取輕鬆的角度看待,這樣也許收穫最多的反而是自己呢!